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5-02-25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等 腰 三 角 形

镇海区炼化中学 :吴大庆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主要教学手段及相关准备: 教学手段: 1、使用导学法、讨论法。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学习和讨论。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帮助理解。 准备工作: 1、多媒体课件片断,辅助难点突破。 2、学生课前分小组预习,上课时按小组落座。 3、学生自带剪刀,圆规,直尺等工具。 4、每人得到一张印有“长度为 a 的线段”的纸片。 教学设计策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在此课教学方 法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的设计思想和策略: 1、 回归学生主体,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当堂的反馈程度安排教学过程。 2、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 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 3、 教学的形式上注重个体化,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注重学习的参与性, 努力避免以教师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及说明 学生活动 预习相关概念及 定理。 课题引入: 观察并回答。 让 学 生 观 察 两 把 三 角 从直观图形上,回忆 尺,从三角形分类思考 小学知识,体会等腰 “两把三角尺的形状除 三角形。 了角度不同外还有什么 区别” 在对学生思考结果的总 结基础上, 引入新课题。 在小学知识和第 八 章三角形知识的 基 础上, 学生比较容易 得到结论。 教师活动 教学目标 教学说明 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 习习惯。

学生同步回答

新授: 1、 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 念,腰,底边,顶角, 底角。

理解等腰三角形相关 概念。

由于学生有相应 的 小学的知识和预习, 基本概念的理解 不 成问题。 由于三角形的形 状 不限,方法不限,学 生绘制的结论也 有 所不同。

学生运用直尺或 圆规和剪刀进行 绘图和剪切。

2、指导学生做一做,要 深入体会,等腰三角 求: 在事先准备的纸上, 形的构成和画三角形 画一个腰长为 a 的等腰 的方法。 三角形, 并将它剪下来, 与组内其他成员的作品 放在一起,并观察和回 答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学生观察并思考, 3、第一个问题:观察所 然后讨论, 然后积 剪得的三角形形状是否 极回答。 相同,在满足条件的情 况下,可以画几个不同 类的等腰三角形。

1、 直 观体 会钝 角等 腰三角形, 锐角等 腰三角形, 直角等 腰 三角 形的 不同 特点。 2、 体 会已 知两 边不 能确定三角形, 为 理 解全 等或 三角 形的构成作铺垫。

此题学生较容易 总 结, 至于体会到什么 程度特别是目 标 2 不作具体要求, 体现 新教材的 “不同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 发展

”理念。

学生以小组形式 进行操作和讨论 然后努力向结果 慢慢前进。

4、第二个问题:将这些 三角形放在一起,并且 使顶点重合,观察另外 的一些顶点,看看有什 么特点和发现。

1、 培养学生的观察, 猜 测, 总结 的能 力。 2、 体 验等 腰三 角形 在圆中的存在 3、 体会合作的乐趣。 4、 体 会从 特殊 到一 般的过程, 为今后 的 轨迹 思想 做一 些准备。

此题教难, 关键在于 引导和启发, 给予学 生充分的时间, 必要 时候使用事先准 备 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从实际结果看, 学生 在多媒体的启发 作 用下, 应该会有一个 思维上的突破。

学生对自己剪得 的等腰三角形作 操作, 体会对称的 思想。 在讨论的基础上, 回答更高层次的 问题。

5、问题:等腰三角形是 否为轴对称图形,如何 通过具体的操作体现他 是轴对称,并指出对称 轴。 问题: 等边三角形是 否为轴对称图形,对称 轴有几条。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 轴有几条。 6、 通过刚才的折叠结合 屏幕上图形的字母,说 明轴对称图形的等量关 系和位置关系。

1、 从 轴对 称角 度理 解等腰三角形, 为 后 面的 等量 关系 的得出做铺垫。 2、 体验学习过程。 3、 加 深对 一般 情况 和 特殊 情况 的理 解, 提高学生对两 解问题的敏感度。

体现新教材的操 作 理念, 回归学习的本 质,体验学习的 过 程。 对问题的一般到 特 殊做一些体会。

学生观察, 并且以 小组竞赛的方式 进行大范围的搜 索和体验。

1、体会轴对称图形中 的等量关系和由此得 到的特殊位置关系。 为下面定理的引出得 出有用的结论。 2、感受组间竞争。 1、体验从特殊到一般 的过程。 2、体验合作和竞争的 关系。

学生由于竞争的 关 系, 往往能够得到许 多有益的结论。 建议 采用“开火车”的办 法。

学生观察,体验, 7、 在总结刚才观察结论 领会新概念。 的基础上,引出两条重 要的定理。

在概念 1 中强调: 在 一个三角形中。 在概念 2 中强调: 三 条线的具体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集体讨论并互相 帮助记忆重要的 结论。 每个小组抽查记 忆。

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要 求每个同学清晰记忆和 理解定理 2 中的具体条 件。

3、体验原定理和逆定 理的关系。 (不作任何 表述,只做理解)

定理 2 可以视情况 使用多媒体辅助 理 解。 特别是对相关逆 定理的理解, …… 此处隐藏:130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