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课标解读:教师业务知识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课标解读:教师业务知识二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课标解读:教师业务知识二
二、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
A、面向全体,人人提高,一个也不能少
B、全面认识语文,学生的个体全面发展。
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在
语文教育改革中,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
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
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
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
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
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
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在这方面,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
律上。
人文性: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打个比方说,像我
这种年岁的人,小时候往往都喜欢看打战的,做游戏也学着埋伏、冲锋。可现在的孩子就不
一样了,他们喜欢奥特曼,喜欢数码贝。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受到价值观的影响。高尔
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人生的开始。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
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
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
上一篇:档案整理社会实践报告
下一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