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时间:2025-05-03
时间:2025-05-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姓名:徐宗仁
学号:
班级:机电一体化技术 20100212008 1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摘 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
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
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等学校大学生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要从当前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
教育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将其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建设和谐
社会的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
显加快,不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也与日
俱增.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不仅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而且还要
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是明显地高于其他同龄群体.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外学者多有一些表述。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因此,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自己的将来,还关系到祖国的将来和发展。
拥有一个良好的心里健康至关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关键字:自我意识,心理健康、大学生,情绪、学习、人际、恋爱、职业规划等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
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
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
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
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
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
诊断与早期治疗。总而言之,健康的心理就是做出正常思维,行为标准,人性的对客观
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大学生自我意识认识 作为一个大学生,所谓的自我意识认识,首先最主要的就是要认识自我。
1、生理自我,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比如身高,体重,身材,容貌,身体的痛苦,
饥饿等等。
2、社会自我,对自己周围的客观事物等的认识等等。如和同学朋友的关系等等,自
己在社会中处于的地位等。
3、心里自我,对自身心里状态的评价和认识。如能力,知识,个性,喜好,气质,
情绪,理念等。
健全的自我意识应该是积极统一的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
者的协调一致。也就是说,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合理地统一起来。大学生培养健全的
自我意识,应该客观地认识自我。
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建立健全自我意识和修养自我意识的基础。德国著名作家约
翰 保罗曾说过:“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我国也有一句古话:
“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智力、能力、个性以及在社会、在他人心目中
的地位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完善
自己,就能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提高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客观地认识自己,首先要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大学生不但要了解自己的外表,更
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自己的才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这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需要大学生努力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经验,以适当的参照系来了解自己。这种了解,
一是通过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尤其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作比较来了解自己,如
大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二是通过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三是通过对
自己活动成果的社会效应来了解自己,如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考评成绩等。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把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时刻谨记“责任,荣誉,国家。”时刻锻炼
自己,充实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时刻为保卫祖国而做好准备。
大学生如何认识和控制情绪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 …… 此处隐藏:15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小主持人培训教材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