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时间:2025-02-25
时间:2025-02-25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9—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规划背景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重庆、广西等西部省(区、市)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国家经贸合作,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持续推进,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基本形成重庆、成都分别经贵阳、怀化、百色至北部湾港(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港)的三条铁路运输线路,实现集装箱班列每日开行,并与中欧班列保持有效衔接;初步形成至中南半岛的跨境公路班车和国际铁路联运等物流组织模式;北部湾港口设施条件持续改善,航线网络不断拓展,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外贸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要求相比,既有通道仍存在交通运输瓶颈制约、物流成本偏高、竞争能力不强、缺乏有效产业支撑、通关便利化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亟需加强通道建设顶层设计,研究完善总体方案,明确各阶段发展目标,协调推进国际—4—
合作,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重大意义。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依然面临艰巨繁重任务,需要进一步强化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既有通道能力,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升物流发展质量和效率。按照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的要求,我国与东南亚等地区经贸合作更加紧密,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发挥毗邻北部湾港的区位优势,提升与东南亚等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纽带作用,深化陆海双向开放,强化措施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加快通道和物流设施建设,大力提升运输能力和物流发展质量效率,深化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交通便捷、
—5—
物流高效、贸易便利、产业繁荣、机制科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协同高效。优化通道建设与运营模式,创新协调联动机制和通道服务方式,坚持区域协同、产业联动、国际协作、协力并进,努力实现通道资源开发有度、运输服务保障有力、物流运营组织高效、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创新。
——陆海统筹、双向互济。统筹陆上与海上通道发展,大力推进联程联运,秉持共商共建共享,以开放引领开发,进一步发挥陆海新通道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促进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与内需协调互动,拓展对外经济双向合作空间。
——贯通南北、强化辐射。对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战略,加强西南、西北骨干通道衔接,延伸拓展辐射范围,发挥成渝、北部湾等重点区域的枢纽辐射作用,构建通道有效支撑、战略有机衔接、南北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形成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新动能。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助推相关地区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眼长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6—
(三)战略定位。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发挥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以全方位开放引领西部内陆、沿海、沿江、沿边高质量开发开放。通过通道建设密切西北与西南地区的联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纵贯我国西南地区,有机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等国际经济走廊的联系互动,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桥梁和纽带。
——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支持和促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合作,带动东盟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协商共建发展通道,共享通 …… 此处隐藏:51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