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沪科版答案

时间:2025-02-24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实数

一、知识总结

(一)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2)表示: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a,读作“正负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的没有平方根。(4)开平方:求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Ⅰ、平方根是开平方的结果;Ⅱ、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2、算术平方根

(1)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2)性质:(1)一个数a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即:a≥0恒成立。

(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负数的没有算术平方根。

3、立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2)表示:a的立方根记作3a,读作“三次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

(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1个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1个负数;0的立方根是0。

(二)实数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一个无理数与若干有理数之间的运算结果还是无理数)

2、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实数分类:(1)按定义分(略) (2)按正负性分(略)

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5、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与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意义类似)

6、实数的运算:实数与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正数及零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于实数仍然适用。

7、实数大小:(1)正数> 0 > 负数; (2)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绝对值小的反而大。(3)数轴上不同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作差法、平方法、作商法、倒数法、估值法······

二、解题实用

1、 1.414212≈ 1.7323≈ 2.2365≈

2、a a =2 ()a =2a ()a a ==3

333a 3、ab b =⋅a b a b

a b ==÷a ()0b ≠

三、典题练习

1、16的平方根是 ;()2

3-的算术平方根是 ;23-的立方根是 。 2、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如果一个 有理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

3、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 ,则与他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4、下列各数中一定为正数的是 (填序号)

① x ② 1x + ③2x ④ 1x 3+ ⑤ 1x +

5、当x<-1时,2x ,-x ,3x -和

x 1的大小关系 。 6、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2-23-21与 ()754

12与 ()112533与 ()7

1-21-4与π 7、2-7的绝对值为 ,相反数为 ,倒数为 。

8、已知3x =,y 为4的平方根,0xy <,求x+y 的值。

9、已知02-3x =++y ,求x 2

+y 的平方根。 10、如果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为2a-1和a-5,则这个数是 。

11、a 为5的整数部分,b 为5的小数部分,则a+2b 的值为 。

12、若a a =+2012-a -2011,试求2

2011-a 的值。(提示: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总结

(一)不等式及其性质

1、不等式:

(1)定义用“<”(或“≤”),“>”(或“≥”)等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的区别:解集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是所有解的集合,而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二者的关系是:解集包括解,所有的解组成了解集。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b >a ,那么c b c ±>±a .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b >a ,并且0c >,那么bc >ac ;c

b c >a .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如果b >a ,并且0c <,那么bc <ac ;

c b c <a . 性质4:如果b >a ,那么a <b .(对称性)

性质5:如果b >a ,c >b ,那么c >a .(传递性)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

1、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不等式,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根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 此处隐藏:355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沪科版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