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发展理念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群众知识竞赛第一期试题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三一文库(http://)/学校用文/试题资料/双击可删除页眉
〔“践行新发展理念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群众知识
竞赛第一期试题〕
三一文库(http://)/学校用文/试题资料/双击可删除页眉
“践行新发展理念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群众知识竞赛第一期试题
1.市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体现( )的国家中心城市。
A.新发展理念
B.五位一体
C.四个全面
D.三大发展理念
2.从成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城市定位正从区域中心城市向( )中心城市迈进。
A.西部
B.国际
C.国家
D.现代化
3.成都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 )先导城市。
A.全面创新
B.要素驱动
C.改革驱动
D.创新驱动
4.成都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建设( )示范城市。
A.统筹城乡
B.两化互动
C.区域发展
D.城乡融合
5.成都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设( )生活城市。
三一文库(http://)/学校用文/试题资料/双击可删除页眉
A.统筹城乡
B.和谐宜居
C.区域发展
D.城乡融合
6.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 )典范城市。
A.统筹城乡
B.和谐宜居
C.美丽中国
D.山水田园
7.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建设( )国际城市。
A.统筹城乡
B.和谐宜居
C.科技化
D.现代化
8.成都市正在深化( )改革试验,加快形成创新引领型发展模式。
A.创新创业
B.全面创新
C.军民融合
D.高新技术
9.成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成为副省级城市惟一获批( )融资和专利保险双示范城市。
A.三权改革
B.全面创新改革
C.国家知识产权质押
D.高新技术
10.未来五年,成都要基本建成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市民在大都市也()。
A.“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一文库(http://)/学校用文/试题资料/双击可删除页眉
B. 宜居水岸、活水成都”
C.“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
D.“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11.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请问诗中主要描写的是哪位人物?
A.诸葛亮
B.刘备
C.关羽
D.张飞
12.目前,成都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已在中西部率先达到()条?
A.69
B.79
C.86
D.96
13.与成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城市达到()?
A.16
B.32
C.44
D.278
14.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是这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其内涵在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城市是人类的智慧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鲜明标志,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
请问人类的智慧创造,人类文明的鲜明标志,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是()?
A.城市
B.社区
C.乡村
D.集镇
15.成都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继续发挥城乡统筹发展在全国的示范作用。
三一文库(http://)/学校用文/试题资料/双击可删除页眉
请问统筹城乡要坚持()同步发展?
A.三化
B.四化
C.五化
D.两化
16.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全省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元,跃升全国第六位。下列关于四川省经济总量正确的是?
A.四川省的经济总量达到了3.26万亿元
B.四川省的经济总量达到了3.28万亿元
C.四川省的经济总量达到了2.26万亿元
D.四川省的经济总量达到了2.28万亿元
17.从20XX 到20XX 这5年,全省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成都平原经济区总量超过()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总量均超过5000亿元。
A.3万亿元
B.2.2万亿元
C.2万亿元
D.3.2万亿元
18.今后五年,全省要始终不渝朝着“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前行。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元。
A.4.2
B.2.4
C.3.2
D.2.3
19.今后五年,全省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XX 年翻( )番。
A.一
B.二
C.三
D.四
三一文库(http://)/学校用文/试题资料/双击可删除页眉
20.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城市()水平体现城市价值。
A.能级
B.治理
21.过去五年,市委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顺利完成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A.精神文明建设
B.物质文明建设
C.党的建设
D.制度建设
22.20XX 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亿元,五年 …… 此处隐藏:263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COD的测定方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