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法复习提纲a234423
时间:2025-02-25
时间:2025-02-25
仲裁法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一)仲裁: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
(二)机构仲裁:机构仲裁是指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约定的某一常设仲裁机构所进行的仲裁。
(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
(四)涉外仲裁:涉外仲裁则是指涉及外国或外法域的民商事纠纷的仲裁。指中国涉外仲裁机构根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签订的仲裁协议,依法对涉外经济争议、海事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法律制度。
(五)一裁终局:是指仲裁机构对申请仲裁的纠纷进行仲裁后,裁决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制度。
二、简答
(一)根据我国法律,取得仲裁员的资格应符合什么样的条件?
国籍条件,品德条件:仲裁员应该公道正派,专业条件如十三条所示。 第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 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
2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
3曾任审判员满八年的;
4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
5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
(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形式条件和实质理由分别是什么?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提出的主体必须是仲裁案件
中的当事人;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
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请求撤销仲裁裁决的,应当自收到仲
裁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理由
的第(4)项: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第(5)项:对方当事
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
申请理由:1,没有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没有达成仲裁协议。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件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7,人民法院认定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三)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是指对于符合法定不予执行情形的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基于被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核实后,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制度。 一下为网络答案:
一、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
1.申请的主体是依据仲裁裁决需要履行实体义务的人。即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有权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由此可见,仲裁裁决作出后,该仲裁裁决不具有正当性时,依据仲裁裁决享有权利的当事人只有一项权利,即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的权利;而依据仲裁裁决需要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则有两项权利:一是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的权利,二是在执行程序开始之后,尚未结束之前,申请不予执行该仲裁裁决的权利。
2.应当在执行程序中向受理执行案件的法院提出申请。
3.必须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出现法定不予执行情形之一的。
课件答案: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4.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5.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询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四)简述仲裁的特点?
1.自愿性
一项纠纷产生后,是否将其提交仲裁、交给谁仲裁、仲裁庭的组成人员如何产生、仲裁适用何种程序规则和实体法,都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由当事人协商确定的,故仲裁能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2.专业性
由于仲裁的对象大都是民商事纠纷,常涉及复杂的法律、经济贸易和技术性问题,所以,各仲裁机构大都备有按专业设置的仲裁员名册,供当事人选定仲裁员,而仲裁员一般也是各行各业的专家。
3.灵活性
由于仲裁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仲裁中的诸多具体程序都是由当事
人协商确定与选择的,因此,与诉讼相比,仲裁程序更加灵活,更具有弹性。
4.保密性
仲裁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有关的仲裁法律和仲裁规则也同时规定了仲裁员及仲自秘书人员的保密义务。因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贸易活动不会因仲裁活动而泄露。仲裁表现出极强的保密性。
5.快捷性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仲裁裁决一经仲裁庭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这使得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能够迅速得以解决。
6.经济性
上一篇:《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下一篇:路家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