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07
发布时间:2024-11-07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 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 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都是在学习生活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形式有同学师生家 庭关系,大学生在校主要为上承下继,潜 移默化的同学关系。其交往随时代的发展 而注入不同的内容,交往形式不断丰富且 越来越多样化。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从生理规律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热 情、自信、充满着了解欲和尝试欲的年 龄阶段,当他们摆脱了中学时期繁重的 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步人环境相对宽 松、轻松的大学校园,那种渴望了解和 被了解、渴望参与和成功的“合群天性” 被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
他们渴望友情,希望在同龄人的群体活动中拥有 家的温暖、体味团队精神、分享合作的快乐,在 家、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真挚的友谊。 他们渴望亲情,或许是空间距离的遥远更拉进了 心理距离,他们希望在电波中感受亲人的关爱也 学着去关爱亲人。 他们渴望师生之情,不满足仅仅存在于课堂上的 “学业传授与接受”的刻板的师生关系,企望课 堂之外师生有更广泛的话题交流,有更平实、更 融洽、更亲切的师生情谊。 他们渴望广泛的社会交往,渴望融人社会,被社 会接纳。
二、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 水平,同时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 适应较慢.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 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 心理.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大学生 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 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 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 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 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 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邦邦的,这些情况阻 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
三、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重要影 响
一个人究竟能单独呆多久?一个名叫沙赫特 的心理学家在1959年迚行了一项实验来回答这 个问题。他设计了一个封闭的房间,里面有一 桌、一椅、一床、一马桶、一灯,除此之外, 没有其他物品。一日三餐有人送,但不和里面 的人接触。报酬非常优厚,而且呆的时间越长 报酬越多。有5名大学生参加此实验,其中, 最短的一个人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了,要求放 弃实验,最长的呆了8天。在衣食无忧,还有 可观报酬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放弃实验呢?一 个人单独呆着就这么让人难以忍受吗?
不与人 交往难道就不可以吗?
(一)、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 理状况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 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 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 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 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 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 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 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 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 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 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 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 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二)、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 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 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 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 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 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 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 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三)、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 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 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 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 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 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 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 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 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 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 观点,并且易趋固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坚持性, 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求一种宽松与自由的 环境。在具体交往中表现为以下特点: ①以人格平等为基础; ②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 ③较单纯的精神性; ④期望值与理想较高; ⑤交往中的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强。
五、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策略(一)、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 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 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因此在交往行为上 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差。深入考察发现,这些交 往行为上的偏差,源于他们对人际交往认知的模糊 及能力的欠缺,由此形成了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是交往中的一种严重心理障碍。自我中心者为人 处事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 利益得失,而不考虑别人的兴趣或利益,完全从 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就是他人的认识和态度, 而且他们固执己见,不容改变自己的态度,盲目 坚持自己的意见。其表现为: 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 固执已见,唯我独尊; 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嫉妒心
克服自我中心的方法:
把精力投向自我以外的不习、生活、人 际、爱好等方面,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学接受批评,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会平等交往。
多疑:多疑是一种完全由于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心理,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或 无中生有,结果认为人人都是假的,不可 信,人人不可交。多疑的产生原因可能有: 思考问题时的思维偏差。 对自己缺乏信心。 挫折引起的一种防卫
多疑心理的克服应注意这些方面:
用理智力量去克服冲动情绪。 学会使用自我安慰法。 培养自信心。 正确认识别人。、 正确对待对方的怀疑眼光。
害羞:害羞是指一个人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阻碍了正常心理交往。害羞的原 因可能有: 先天的原因。 教育不当 缺乏自由。 挫折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