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五讲科学发展观课件全新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章
第五讲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 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
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既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 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 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 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
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 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
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 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 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
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 实质和根本要求。他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 社会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 章。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 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全面推
进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 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 全面进步。
2.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 到“五个统筹”,即按照统筹城乡 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
3.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 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 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问题:GDP增长等不等于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为了更好的理解科学发展观要达成几 个共识: 共识之一: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一脉相承。 共识之二:不能只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理解统 筹发展。 共识之三: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践行的难度。 共识之四:要全民重视培育民心沃土。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 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 指针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 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 “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揭示了中国现 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 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基本内涵,体 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 要求。
上一篇:学校实验室危化品宣传制度
下一篇:新概念2 Lesson2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