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考生的《红楼梦》整理复习资料(章回 人物(5)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最适合考生的《红楼梦》整理复习资料(章回 人物 题目)(全)讲解
高中高三语文红楼梦复习资料(一轮)所以说起到了总纲作用。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即秦可卿,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贾宝玉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金陵十二钗判词:
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 湘江水逝楚云飞。
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官闱。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
贾迎春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深, 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与他人作笑谈。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贾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相关题目】
1、宝玉游太虚幻境(知道即可)
宝玉随贾母等人到宁府赏梅。宝玉在秦可卿房里午睡时,梦中随警幻仙姑进入太虚幻境,先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又看了“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警幻仙姑见宝玉还未醒悟,把他带到可卿处。一次,两人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可卿救我!”方从梦中醒来。秦可卿在房外听见,十分纳闷。
2、《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两个人物的命运?具体解释
①暗示了薛宝钗、林黛玉的命运。②“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3、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谁的判词?其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概括了她的什么命运?
这段判词写的是王熙凤。(1分)其中的“一从”是指王熙凤在贾府顺从最高统治者贾母;“二令”是她在贾府可以发号施令;“三人木”的“人木”合成一个“休”字,是指她最终要被休弃的。(3分) 王熙风的娘家在金陵(即现在的南京).被休后的她只有哭着回去,下场更悲哀。(2分)
4、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的性命”,这是王熙凤判词中的一句。请简述能体现这句判词的一则故事。
王熙凤在宁国府主持秦可卿丧事时,为贪人钱财,显示自已的权势本事,买通官府,通过长安节度使的关系,拆散了张金哥与赵公子的婚姻,受贿三千两银子。因此害得张金哥、赵公子双双殉情而死。贾府被抄之时,这件事也东窗事发,成了王熙凤的一大罪状。
5、.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论》中用“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来评论王熙凤,如何看待这句话?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举例加以阐述。
这句话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王熙凤阴险恶毒,铁槛寺弄权,逼死尤二姐,为人所不齿。但她又那
5 /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