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考生的《红楼梦》整理复习资料(章回 人物(20)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最适合考生的《红楼梦》整理复习资料(章回 人物 题目)(全)讲解
高中高三语文红楼梦复习资料(一轮)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8、葬花词是《红楼梦》的重要诗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它在书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当然,《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也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9、写出“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上一句,并简要说明黛玉作此诗的背景。(5分)(2012届镇江市5月模拟卷)【27回】
答:质本洁来还洁去(1分)。黛玉去见宝玉,被晴雯误会而拒之门外,又听到宝玉、宝钗说笑声(2分),心生寄人篱下的身世之悲(1分),第二天葬花时感花伤己而作(1分)。
★10、阅读《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时哭唱的几句诗,回答问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答:她把花比喻成自己,(1分)把贾府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给予她的压迫比作风刀霜剑,(1分)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1分)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命运。(2分)
★11、《红楼梦》中《葬花吟》这首诗的作者,是书中哪个人物?请简述这个人物“葬花”的有关情节。(6分)(2014年1月苏州期末卷)【27回】
答:作者是林黛玉。(2分)黛玉夜访怡红院,晴雯正生气,借故说宝玉吩咐的,不给开门。(1分)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她见了宝玉也不理睬,宝玉还蒙在鼓里。(1分)她独自一人在幽僻处葬花吟诗,感叹身世、命运。(1分)又被宝玉遇着,宝玉作了(“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一番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1 分)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玉与黛玉葬花诗发生共鸣,恸倒山坡。宝玉说黛玉把外四路的宝姐姐、凤姐姐放在心坎儿上,倒把他不理。宝玉、黛玉已清除误会。宝玉到冯紫有家与薛蟠等饮酒行令。宝玉和蒋玉菡互赠礼物。袭人告诉宝玉端午节的礼元妃赐了,宝、钗一样,黛玉心疑。宝玉却还想着宝钗的膀子要长在黛玉身上就好了。
【相关题目】
1、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冯紫英请戏子蒋玉菡和歌妓云儿到家里玩,并请了贾宝玉和薛蟠一起来玩。认识蒋玉菡,贾宝玉很是高兴,两个人互换了汗巾,哪知贾宝玉换出去的松花绿汗巾却是袭人送给贾宝玉的。回来之后,袭人大为生气,后宝玉给袭人系上了蒋玉菡的大红汗巾(茜香国女国王的贡物)。(为后来袭人和琪官成婚埋下伏笔)
2、“茜香罗”“红麝串”各有怎样的暗示?
20 /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