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12)
时间:2025-04-28
时间:2025-04-28
(c)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箍直径,以利柱钢筋定位。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框架梁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d) 柱、钢筋混凝土墙体凡与现浇过梁、圈梁、填充墙钢筋混凝土腰带连接处,在内预留插铁,锚入柱或钢筋混凝土墙体内长度需满足设计要求锚固长度。柱子箍,筋一般为复合箍,除拉结钢筋外均采用封闭形式,并做成135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e)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查过长度如设计如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 C25
钢筋类型I 级 45d 35d 30d 25d II 级 55d 45d 35d 30d
b. 梁与板钢筋绑扎
(a) 梁、板钢筋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如下图)。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b) 梁纵向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 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c)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d) 板的钢筋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一般采用在上批板钢筋下放置钢筋撑脚的形式。钢筋撑脚的形式。
1-板的钢筋;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钢筋2-次梁钢筋;3-主梁钢筋;
(e) 主梁在次梁作用处,如图纸未注明箍筋的均在次梁两侧各设3 组箍筋,箍筋肢数、直径同梁箍筋,间距50mm。次梁加吊筋时,在次梁两侧各设两组箍筋。主次梁高度相同时,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应置于主梁下班纵向钢筋之上。梁内箍筋除单肢箍外,其余采用封闭形式,并作成135。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边或梁边50mm起设置。
(f) 梁内纵向钢筋为多排时,应增加直线段弯钩在两排或三排钢筋以下弯折。梁纵筋应均匀对称地布置在梁截面中心线两侧。
(g) 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上一篇:EPON整体规划方案
下一篇:食品48小时留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