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关联模式研究上

时间:2025-02-24

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关联模式研究(上) 2012年09月27日 09:54 来源:《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10期 作者:丁刚 陈阿凤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15

摘 要:文章将单一指标法与综合指标法相结合,在运用单一指标法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TFP 其贡献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构建出一套含有TFP和TFP贡献率指标的用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ESDA方法的运用对全国各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关联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状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均衡态势十分突出,其空间关联模式呈现出三种类型(high-high型、low-high型和low-low型)特征,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空间格局中的“高地”和“洼地”已初步形成,但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地”效应甚为薄弱,“洼地”特征较为明显。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板数据模型,空间关联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业已取得显著成就,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目标仍未真正实现。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同时亦提出要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梯度转移。上述政策目标的实现,无疑有赖于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关联模式的清晰认知。

空间关联(spatial association)是地理空间现象和空间过程的本质特征,也是现实世界存在秩序、格局和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之一[1]。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区域经济空间经济关联模式的分析与识别问题已进行了若干有益的探索。Cliff(1981)[2]、Griffith(1988)[3]、Anselin(1988)[4]、Getis和Ord(1992)[5]等国外学者在此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学者陈斐(2008)运用空间统计分析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分析为研究主线,探讨了空间经济分析的基本内涵,并以新疆、江西两省为例,对其不同时段各县市之间潜在的空间经济关联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6]。黄晓峰(2007)亦采用ESDA方法分析了福建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模式,结果证实福建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且集聚程度在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下日益增强[7]等。相关研究呈现出鲜明的方法论特点:逐渐强调GIS技术的引入,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但以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关联模式为目标的相关研究尚属鲜见。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状水平的客观评价是其空间关联模式分析的基础。目前可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单一指标法,一般选取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指标,以传统的C-D生产函数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为视角,通过计算“索洛余值”得到TFP的增长情形及其贡献,并以此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状。具体思路:用TFP代表科技进步水平,通过目前常用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当贡献率高于70%称为高度集约型,50%以上称为集约型,30%~50%称为准集约型,低于30%时称为粗放型。如,宗兆礼(2006)[8]、邱竞(2008)[9]分别采用这一方法对山东及北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情形进行了实证研究;马强文等(2010)则采用非参数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经由TFP的计算及分解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进行了评价[10]。二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即依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建立综

合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如,吴旭晓等(2010)则构建了包括经济、科技创新、社会、环境等四个层面的综合指标体系,对上海2000—2008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了评价[11];丁刚(2010)等亦从经济结构、经济效益、技术进步和资源节约等层面入手选择了16个评价指标,以福建省内9个设区市为评价单元,运用熵值法考察了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水平和空间差异[12]。

然而,就单一指标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在以往研究中的应用而言,均存在不足之处。前者仅通过TFP的测算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水平,未免不够全面;后者在实际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几乎均未将单一指标法所采用的TFP指标纳入,且多采用主观赋权法对指标权重加以设定,因而导致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完备性及客观性受到严重影响。

考虑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颇为宽泛,因而本研究认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水平进行评价时,应采用综合指标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同时考虑到TFP指标的重要性,亦应将其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内。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单一指标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联合使用的长处,在运用单一指标法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TFP及其贡献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构建出一套含有TFP和TFP贡献率指标的用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和ESDA方法的运用对全国各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其空间关联 …… 此处隐藏:266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关联模式研究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