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06
发布时间:2024-11-06
中文摘要
由于财务报告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规范的会计行为作为支撑,因此世界各国无一不把规范企业财务报告行为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但由于财务报告的局限性,使得存在着某些企业利用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进行舞弊。财务报告舞弊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令准确判断企业管理当局是否作出了财务报告舞弊。到底有什么原因影响了财务报告?当前的会计新准则又对财务报告有些什么样的影响?
新执行的会计新准则在内容上大部分与国际财务准则中的相同,部分因中国的现时经济状况及我国国情而相对调整。这一现象说明了我国的会计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在会计处理上更贴近国际情况以令经济进一步提升。新准则与国际财务准则的异同又会对财务报告造成怎样的影响?本论文主要探究国内财务报告的现行状况,通过对一些国内的财务报告案例的深入分析,发掘出现行财务报告的存在缺陷以及局限性。然后将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准则现状与国际现行财务报告准则现状相对比,针对我国现时经济发展环境对财务报告提出的要求,提出改善财务报告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财务报告,国际财务准则,会计新准则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financial reporting in a marketing economy, it objectively requires standardized accounting behavior as support .It makes all over the world to standardize enterprise financial reporting practices as one of the core work of economic management. But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financial reports that there are some enterprises using the limitations of financial reports for corruption. Financial reporting irregularities complexity and concealment, make accurate judgments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uthorities made financial report whether fraud. What is the reason affected financial report?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have what kind of impact?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almost the same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ndards, in part cause of Chinese current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relative adjustment. This phenomenon shows that China's accounting also graduall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accounting dealing more close to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o make economic future ascension. The new criteria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ndards for financial report and will cause the influence how?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financial report on some domestic, through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discover the in-depth analysis case do financial reports to appear the defects of the limitations. Then will present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relatively t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financial report of the request,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suggestion to improve financial report.
Key Words:Financial reporting,the cur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limitations
引言
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的不断曝光,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而且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相关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从根本改善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
1.概述财务报告
1.1 财务报告的定义1
财务报告是指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在年报中披露)、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一般来说,国际或区域会计准则都对财务报告有专门的独立准则。
1.2 财务报告的内容
财务报告的内容包括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被称为会计报表;而事业单位比较特别,它除了资产负债表以外,还有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会计报表可以按照编制时间的不同分为月报表、季报表、半年报表及年报表;也可以根据报送对象的不同,分为对内报表和对外报表。对内报表为内部管理需要,因此会计报表的数量、内容、格式和报送时间,由该单位自行制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格式、种类、指标内容、编制时间等则应按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严格统一执行。
会计报表的作用和目的各有不同,资产负债表能说明企业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显示企业所负担的债务及其不同的偿还期限,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反映企业投资者对企业资产所持有的权益份额,财务报告使用者能据以了解企业财务实力;利润表能反映企业利润总额的形成步骤,揭示利润总额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企业盈利状况和工作成绩,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预测企业今后的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表则动态地说明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各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
财务报告的另一大板块是会计报表说明,是指单位对会计报表及其财务计划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所形成的书面报告,包括主要会计方法说明、报表分析说明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由于会计报表格式及其内容的规定性,只能提供量化的会计信息;而且要求列入报表的各项信息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报表本身反映的会计信息就有一定的限制,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编制会计报表的同
1本概念来自百度文献。
时,还要编制会计报表说明。
1.3 财务报告的作用
如上所述,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在《企业会计准则》上有对财务报告的规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在这当中,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包括了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是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投资者通过财务报告而正确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从而作出各种决策:如信贷决策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为经济管理和监管机关通过财务报告,正确评价经济运行,从而作出宏观经济决策。
2.财务报告现状
2.1 财务报告的国内现状
从2001年起,会计准则掀起修订高潮。在新准则发布前,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
2007年新准则发布以后,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
其中,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使用于各类企业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交易方披露等准则项目。
在新准则中,关于财务报告方面的变动有以下:
1、“财务报告”更名为“财务会计报告”;
2、规定了“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
3、第四条中,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和使用者。首次提出了“受托责任观“,并将其作为首要目标。“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4、在新准则中删去了对记账本位币和记录文字的限定。体现了财务报告国际通用的指导思想。现在的企业可以自由的选用记账本位币。
2.2 财务报告的国际现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英文简写为IFRS。其包含了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仅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时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系列,此类公告有别于理事会的前身,即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系列。而广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则指一整套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告,包括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理事会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批准的准则和解释公告。
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都被广泛应用。2002年欧盟委员会要求所有欧盟国家的公司都到了2005都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因此到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在欧盟25个成员国、中国、中国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多个国家应用。而中国在实施了会计新准则以后,也基本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美国仍然使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虽然如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认为在双方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将基本消失。
但实施IFRS并非如想象中的那般顺利,许多欧洲国家在实施了IFRS后会计情况变得复杂化,并且存在着潜在的混乱状况。会计复杂化的背后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有机构对1000多家欧洲公司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英国公司平均的遵从成本为360,000英镑,并且公司规模越大,其成本亦随之上升。这些公司中按规模大小排名,前500名公司的平均成本为446,000英镑;市场价值在10亿至20亿英镑之间的公司平均成本为625,000英镑,市场价值超过20亿英镑的公司平均成本高达1,000,000英镑。
这一个个高企的数字都表明了实施IFRS遇到了困难。由于采用了IFRS,利润表或资产负债表需要变动;公司必须对股东作出适当的披露,对因实施IFRS 所造成的影响在附注中作出解释。注册会计师和律师也必须根据IFRS的要求对附注所披露的信息进行复核。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动,公司要重新审核对财务报告关键的法律关系,改变后的会计准则影响股东协议中的金融契约、筹资合同和其他交易文件,还有可能对债务、权益和租赁融资协议进行重新调整等等。
2.3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
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趋同。从形式上来说,中国新会计准则的格式、概念、术语都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致;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也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体系上实现了趋同,如新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它的内容涵盖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内容,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领导的作用;新准则中的具体准则:除少数几个准则外,中国38项具体会计准则也基本涵盖了已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涉及的内容;另外,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也都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有用性、重要性原则等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一致;在会计要素计量属性方面亦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在会计政策选择中,也较多地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如存货准则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这种会计政策更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等。
但现行的中国会计准则还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结合中国法律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以及会计实务的特点,经过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协商,在一些准则内容上保留了一些中国的特色。具体差异如下:
第一,会计准则定位的差别。在中国,基本准则定位为部门规章,一项法律规范,除了充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概念框架的作用,其作用更强。
第二,在计量属性上,我国会计准则只是有限制的引入了公允价值。新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基于现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公允价值可靠性相对难以确保;另一方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历史成本计量。因此,中国新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较为谨慎。
第三,具体准则内容上的差别。例如关于国有企业的处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关联方披露》中,原来对国有企业即政府所有的企业作为关联方是豁免披露的,但是后来把豁免取消了。而中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二章第6条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
3.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虽然新会计准则是在旧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但从关于财务报告变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是依然无法从变动部分得到改善。纵观无论是在实行旧或新的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普遍都存在以下各种的局限性,导致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因此而蒙受损失。
3.1 财务报告披露不及时
近年来因财务报告披露不及时,而使广大的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的例子并不罕见。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其实有很大的时限性,一旦超过了时限,某部分的会计信息便失去其参照作用,这时仍然使用这些失效的会计信息甚至会使决策人作出错误的决策而令该企业蒙受损失。另一反面,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投资者和决策者很有可能因此错失进行投资决策的最佳良机或挽回重大损失的机会。再者,在股票市场上,如果公司信息没有及时披露,这等于为内部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创造了良机。
其实国家在有关信息披露要求中对公司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披露事项都做了严格的时间规定。例如经注册会计师见证的会计报表应当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布,即在报表鉴证后的两天以内,但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满足了这一披露要求。财务报告的首要目的是以年报的形式本在一个年度完成之后的法定的时间内向公众公布出自己的企业状况,及时地披露出财务会计信息。但是在长达4个月的年报公布期,当前部分上市公司不按法定时间及时披露财务会计信息时有发生,往往还会出现随意更改年报预约时间的现象,而一些即将退出市场或亏损股为了能在市场上多停留一些时间,以种种理由把年报预约披露时间退后,更出现了年报披露前好后差的奇特现象。根据规定:当上市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可能对股价产生影响时,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地向社会公布。但这种种原因造成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误导了中小投资者,加剧了中小投资者的风险和投资的危机。
3.2 财务报告披露不充分
财务报告披露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对称,具体内容不充分。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投资活动的参与人对投资市场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拥有程度不对称,包括拥有的数量不等、拥有的质量不等、拥有的时间不等。但这种会计信息披露不对称,具体内容不对称的情况有时候是外部坏境影响,有时候则是人为造成的。但不论如何,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了股票市场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其掌握的信息进行各种不道德的交易操作,或在企业中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损害公司的行为。
3.2.1不利于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充分
按规定,上市公司应尽可能详细地公开年度财务报告信息,不得有任何隐瞒
和遗漏。但一般来讲,公司都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对于有利信息大篇幅披露,对于不利信息则惜字如金。好像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负债的具体内容、资金投向和利润构成等方面的信息提及很少,或者以保护商业秘密为借口,不披露有关对公司不利的信息,对有披露义务的事项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模板性披露多,披露信息基本千篇一律,真正有用的信息含量却非常有限。很多上市公司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不仅仅倾向于报告“好消息”,隐瞒“坏消息”,有时披露的“好消息”往往过于乐观,严重脱离实际,使分析者难以获得全面的、真实的信息。另外一些上市公司对应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采取不作全面披露,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那些有利于公司的会计信息,而隐瞒那些不利于公司的信息,误导投资者。有的公司甚至对一些重大事件不予披露:
1、很多公司披露的多是多种业务和多家分支机构汇总后的数字,这些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缺乏有效性,合并会计报表反映的总括信息实则比较模糊,很难表达出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紧急增长趋势和风险状况以及各种业务和各分支机构的盈利状况。即使是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在解读合并报表的信息时亦比较费神,更遑论并非财会专业的企业高层在解读这些信息时得到的有效信息便更加少。
2、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对企业偿债能力揭示得不够详细。如企业的存货结构和变现能力,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和各账龄段的金额,逾期债务和金额较大的债务及企业的对外担保情况等的,有些公司借故保护商业秘密不予公布这些信息,大篇幅地阐述非重要事项,对关键问题却缺乏详细的描述,甚至断章取义。少数公司还在大众传媒中以新闻的形式向外传播重要信息,有的甚至是关于公司的经营业绩根本逆转的重要信息。
3、企业对资金的投向去向和利润构成的信息进行隐瞒。有些公司隐瞒了投资者的资金投向或利润构成令投资者无法及时得知资金流向,但当资金流向被披露时,往往是资金已经流向不明或在投资中失利成为损失。这种隐瞒信息的行为通常为投资者带来的都是巨大的损失。而利润构成被隐瞒,也多数是因为利润构成不合理或利润虚构,这种情况也会为投资者带来损失。
4、企业不披露变更募集资金。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时通常都费劲唇舌说服投资者出钱,但资金一到手就随意挥霍。证监会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披露要求是:半年度期间有募集资金,或以前期间募集资金的使用延续到报告期的,公司应披露投资项目的实际进度收益情况;未达到计划进度和收益的,应解释原因。显然在募集资金及其使用方向、使用效率,以及发生变动原因等方面的披露要求更透明,这也成为了目前投资者判断公司诚信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3.2.2附注信息风险揭示不明
一般来说,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规定性,也只能提供货币化的定量财务信息,此外同时列入会计报表的各项信息都必须符合会计要
素的定义和确认标准,使得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受到一定的限制。决策者如果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仅仅依靠有限的会计报表信息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时会导致决策失误。因此决策者需要比报表资料更详细、更具体的有效会计信息以及会计报表中不能提供的资料,这些一般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体现。前面也提及过,实际上财务报告中的附注部分所披露的事项的重要性与会计报表中的数据相比,地位基本相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有些公司出于粉饰报告的目的,即使在报表附注中通常应披露的以下重大事项或应披露的经济交易事实也加以掩饰及不及时披露:委托理财、大股东占用资金、诉讼、关联交易、担保事项等等。但正是这些重大事项对公司未来状况有着重大影响,当然也应该作为决策者作出决策时慎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3.2.3对存在重大差错和重大遗漏披露不充分
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规定公司在揭示财务报告时只需披露重要的事项,而忽视相对不重要的事项。但在重要性原则中却没有对“重要”这个词作出详细的解释,怎么才为之重要,怎么才为之不重要。这个对于财务报告的规定实际上给予了报告编写者很大的回旋余地,什么才算是重要事项全凭报告编写者去衡量。而一些别有用心的公司正是利用这一重要性概念,将实际重要的事项轻轻带过,同时故意披露一些所谓的错误,并且在附注中解释说这些错误对会计报表中的数据没有较大的影响。在披露财务信息时酌情决定不披露那些管理层认为并不重大的信息,或者采取较不引人注明的方式或者有选择性地披露信息,而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采用在财务报表的注释以语焉不详的几句话来说明其实相当重大的事项。经过专业人士精心包装的财务信息披露有时连会计人员都未必能真正读得明白,更别说普通的投资者。
3.3 财务报告披露内容侧重点局限
第一、财务报告注重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历史,而忽视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目前来说,一般的财务报告在计量属性上主要以历史成本为主,为企业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由于数据都是来自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情况的基础上,所以财务报表等财务会计信息都主要是面向过去的。而使用者作出的决策则是应用于未来的,虽然历史数据和信息对作出应用于未来的决策能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决策者仅仅根据历史数据和信息进行决策的话,所作出的决策有可能会因为没有相关的预测数据而有偏差。这使得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前瞻性信息在使用者所作出的决策中显得更重要。
第二、财务报告注重对企业有形资产和财务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相对忽视对企业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现时普遍的财务报告都要求报表内列示的资产数据必须满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确认标准,相对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更加难于计量、同时亦难以由企业所控制,因此大部分无形资产(如商誉和人力资源
等)则因为无法满足严格的确认标准而多数不披露在报表之中。在这个新时代,知识早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本和关键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这种无形资产强烈地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其竞争力,企业想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生存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就必须依赖知识和创新,而这种依赖性只会是越来越强。因此,财务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重点,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资金流转、盈利情况等,而更多地需要关注到自身行业知识及其创新的发展情况。
第三、财务报告注重财务信息的披露,忽视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现时的财务报告基本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但财务信息具有期限性,只能说明短期内企业经营活动和价值创造的动态和过程,而无法具体地表达和解释企业的长期价值。短期内的财务指标表现良好并不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长远发展就必然是健康的,相反这有可能是公司高层基于自身利益或压力,通过牺牲长期价值的方式来换取短期财务成果的最大化。要恰当地反映企业的长期价值,仅仅依靠现时财务报告上的数据和信息是不够的,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借助于非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业绩指标来补充说明。
第四、财务报告注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金额,忽视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参考美国的FASB2,其在第1号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由此可见,披露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情况应该是财务报告的内容之一。然而,国内现行的财务报告在内容上主要侧重于有关金融工具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披露,对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却缺乏有效的披露。
4.现行财务报告改进方向
4.1 财务报告外部环境改进方向
4.1.1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内部制度
第一,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首先应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有了财务信息需求者的有效监督才能使财务报告中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障,根据这些真实和有效的数据作出的决策才能使得股东追求长期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而非仅仅短期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对于某些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而言,其主要问题表现股权的过分集中,而股东没有及时和有效地监督公司管理层行为。
第二,应完善公司的内部监控机制,上述提到股东应及时和有效地监督公司管理层得行为,此时需建立或完善公司的内部监控机构,这样才能加强监控者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了解,提高监控者对相关信息收集、评判能力,以及增加其监
2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
控手段。某些公司在面对这一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通常依赖职业道德的作用,这并不足以防止公司管理层利用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和漏洞进行舞弊,还应实施如下措施:(1)健全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并负责对董事提名、高级管理层的聘用与报酬、审计以及重大关联交易等事项表示意见。(2)建立审计委员或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引入审计委员会这一机构,它主要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监事组成,负责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并拥有聘用注册会计师的决定权等。或者将这一权力赋予监事会。(3)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明文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这些措施将得以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监控工作的客观性,使其更能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
第三,应完善外部监控机制。除了公司内部的监控机制,还应有第三方的外部监控机制,如成立专门的问责小组对财务报告出现舞弊或粉饰现象的企业进行彻底的调查并加以惩处等。这样能有效防止公司管理层和公司股东联合出具有问题的财务报告,导致其他小额的投资者或债权人等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4.1.2 改革相关制度,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
第一、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政企分开。很多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与该地政治政绩挂钩,导致公司管理高层基于政治等各方的压力而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甚至舞弊,隐瞒一些重要信息。因此,应着力健立一种社会机制:政府不去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亦不要着眼于数字上的数据和利润,而应该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要求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
第二、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目前大部分公司大股东对管理高层的业绩多按财务指标的高低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基于当期的财务指标进行,而影响当期财务指标的因素并不止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决策造成,还存在外部原因的影响,这样业绩评价并不见得客观公平,而且会令到管理高层的道德风险增加,使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因个人利益而被利用。要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公司应对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予以修改,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业绩考核机制。如美国董事协会的业绩评价因素如下:领导能力;战略规划;经营业绩;继任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与股东和所有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外部关系;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等,而不仅仅局限于以当期财务指标来进行评价。
第三、完善股票发行制度。当前股票发行制度正处于由核准制向进一步市场化方向改革时期,其中仍存在导致公司利用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进行粉饰的诱因,例如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一些硬性规定,近三年连续盈利等;配股条件中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等。应继续推行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与科学化,减少诱因的存在。
第四、修改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条件。根据现行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同现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即沦落为ST公司。本来这一规定本身是符合证券市场规范运作的,但问题在于该规定较为简单,没有具体地规限
各种数据来综合评价该公司是否应标为ST公司。这个漏洞往往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利用财务报告局限性进行粉饰来逃避处罚。为解决这类问题,即需要对规定作相应修改,使上市公司很难再通过财务报告粉饰来逃避处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第一,可以考虑将经常性损益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第二,增加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这一指标;第三,增加非会计参数,比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已处于严重的非正常状态等。
4.1.3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留有很多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这基本是为财务报告粉饰和舞弊打开方便之门了。因此,防范财务报告粉饰,应该对会计准则和全计制度予以完善,首先应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首要目标。众所周知,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质量特征,但可靠性和相关性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究竟以可靠性为先或是以相关性为重呢?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如果一味强调借鉴国际惯例,忽略我国国情,盲目地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其后果可能加重财务报告粉饰的严重性。就当前来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我国近年财务报告数据失真的个案很多,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比较大。其次,应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减少公司会计可以选择的余地,特别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应尽可能地明确规范。这样能再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减少财务报告粉饰和舞弊的可能性。同时,如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若过于强调统一不存在灵活性,没有给予会计人员适度的专业判断空间,亦会影响会计数据和信息的质量。因此,在会计规范的统一性和灵活性中要得到一个平衡的地带,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会计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又能保证其质量。
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尽量减少真空地带。检视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同时,又寻找个中的漏洞和真空地带。例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对比例合并法编制合并财务报告、中期报告的编制等做出了简单的规定,但是,如何进行比例合并、中期报告的编制到底采用整体观还是独立观等至今仍模糊不清,亦没有得出一个可以判断使用哪种方法的标准。因此,在考虑采取补救措施的同时又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中的新变化,并及时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4.1.4 强化政府对财务报告粉饰的监督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这是重要的防范手段。在防范利用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进行粉饰的问题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不应仅仅扮演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角色,还应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督者。这应是政府本着一种社会责任,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监督。在新的《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规中均明确地规定和体现了这一要求,但这些规定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如相关法规之间的规定或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法规中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违现行为的处罚规定,其中责任人、处罚轻重等细节都并非一致;又如这些规定往往制定得比
较理论和形式,此时政府应就该规定制定像《实施细则》之类更为具体、具有补充说明作用的法规。
另外,政府的有关部门也应对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督体制进行调整。目前,政府监督体制在很多因素的干扰下并不是运作得十分顺畅,这也大大地降低了政府监督机制的效用。因此应对这样的监督机制进行改革,使其能在现行的经济环境下有效的监督像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等的运作,防止以各种形式出现的财务报告粉饰和各种手段财务报告舞弊出现。
4.2 财务报告自身改进方向
第一,拓宽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范围和内容。未来的财务报告,应拓宽信息披露的范围,不仅揭示财务信息,还应扩大到非财务信息,应当将与信息使用者有关的非财务信息、社会责任信息、预测信息、分部信息、管理会计信息等纳入披露的范围,提供管理当局分析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分部信息、关于管理人员和股东信息等。同时,对现行财务报表不能反映的一些表外项目也能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但是,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也必须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不能超出财务会计的对象和职责。
第二,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体系应当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方式并存的体系。现行财务报告是在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前提下建立的,所以会造成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相关性无法充分体现,特别在信息技术时代其缺陷显得尤为突出。未来的财务报告应在历史成本计量之外,针对不同项目,允许多种计量方式并存,特别应注意“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计量方式,使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现有的价值。
第三,未来财务报告能使可靠性、相关性的得到平衡和统一。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是其质量的重要特征。要实现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两者缺一不可。尽管有时它们是相互矛盾的,但不能因为相关性而牺牲可靠性。因为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和根本基础,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未来的财务报告无论怎样进行改进,都只有在综合分析提供信息的费用和效用的恰当比例的条件下,达到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平衡统一,才不会偏离财务会计的本质和基础。
第四,增加未来预测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来说,要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关于企业未来的预测信息才是最相关的。世界上许多国家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因为编制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不仅在技术上存在困难,更重要的是未必有使用价值。不同信息使用人从各自不同的利益角度去考察一家公司,必然会因其对收益和风险的态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价值。所以,企业也没必要编制全面的预测财务报告。因此,未来的财务报告应增加一些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在表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诸如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材料成本升降、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
务,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整体有用性。
5.总结
本文阐述了财务报告大体构成,将国内外的会计准则进行了对比,希望能从根本上探究造成财务报告存在局限性的成因。深入探究和分析财务报告存在的局限性对投资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对财务报告有着改进作用的提议。
总括来说,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有来源于外部的原因,也有来源于自身的原因。外部的原因如社会经济风气、公司的背景原因、政府监督机制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到财务报告发行者利用财务报告准则的漏洞来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而内部的原因则是财务报告准则在某些规定上没有足够地完善规条,形成了可以利用的空子;或是因为其对一些应披露但实则上存在矛盾和困难的数据没有详细披露等。
财务报告舞弊防范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财务报告舞弊不仅在中国出现,在美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存在着。只要可以利用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和漏洞来做假而为做假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财务报告舞弊就很难被消灭。因此,完善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审计制度和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等等这些改进财务报告的措施刻不容援。
上一篇:第10章 Web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下一篇:袋式除尘器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