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剩余油分布研究

时间:2025-04-05

§6—2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分布问题,是油田开发地质研究的核心问 题。只有准确掌握油藏剩余油气的分布状况,才 能采取正确的对策与措施予以有效采出,从而获 取油田开发的最佳效果。 剩余油的分布在各具体油藏各有特点、千差万别, 在一些孔隙结构复杂、油藏的储集空间与渗流通 道原本就不十分清楚的油藏中,比如裂缝型油藏、 溶蚀缝洞型油藏等,其剩余油分布的细节至今仍 不甚清楚。虽然如此,但就一般孔隙性砂岩油藏 来说,其剩余油分布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 就剩余油的剖面、平面分布和微观分布的基本特 点分述如下。

一、剩余油剖面分布 1.油层剖面动用的一般情况 在描述或展示油层剖面动用情况时,主要 使用油层剖面动用程度这一概念。所谓油 层剖面动用程度,是指在射开的有效厚度 油层中受到有效驱替开采的油层厚度比例。 即: ho 公式中: RO = RO -----油层剖面动用程度, H ho -----油层动用厚度 H -----油层射开的总厚度

剩余油剖面分布 所谓出油的油层,就是在开发中受到有效驱替开 采的油层,就是参与注采流动的那部分油层。这 些油层储集的油气受到有效的驱替开采(动用), 其厚度占总射开有效厚度的比例,就可展示油层 剖面的动用程度。 可以根据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资料、采油井出液 剖面测试资料,来判定油层剖面动用情况和动用 程度,还可以用水淹层测井解释资料、剩余油测 井资料、检查井密闭取心分析资料等,来判定油 层剖面动用情况和动用程度。

剩余油剖面分布 我国的碎屑岩油藏主要为陆相沉积储集层,油层 层数较多,非均质性较严重是其主要特点。根据 我国注水开发的碎屑岩油藏资料,全井油层的剖 面动用程度一般只在40%--80%左右,油层条件 极好者可以超过80%,但鲜有超过90%者。而油 层条件较差、剖面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其剖面 动用程度可低至40%以下。这就是说,多数油藏 的油层在剖面上都有约1/3左右的未动用厚度(参 见表6-2-1)。怎样提高油层的剖面动用程度,是 油藏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表6-2-1 大庆油田不同渗透率级差油 层的剖面动用情况(38口井资料)地 渗透 统 率 计 级差 层 区 数 萨 南 杏 南 <5 195 >5 103 <3 196 >3 643 统 计 厚 度295.2 60.7 559.5 392.8

出 油 层 数 155 26 142 28 厚 厚度 层 度 比例 数250.3 23.6 492.4 54.3 86.5 38.8 88.0 13.8

不出油 厚 厚度 度 比例38.9 37.3 67.1 338.5 13.5 61.2 12.0 86.2

40 77 54 615

剩余油剖面分布 图6-2-1为大庆油田的130—32井在笼统注 水时的吸水剖面,该井共射开31个层段, 但吸水好的只有11个

层,微弱吸水的有5个 层,不吸水有11个层。

图6-2-1 130—32井笼统注水吸水剖 面图

剩余油剖面分布 2.剩余油的剖面分布特征 剩余油的剖面分布,显示如下特征。 (1)层间差异导致在低渗透层中存在较多的剩余油 在我国,陆相砂岩油田占多数,油层层数多、 非均质性强是其主要特点。比如,大庆的萨、葡、 高油层,最多时可以细分达136个小层,辽河、 胜利的主力油层也多是这种情况。在多油层并有 较强非均质性的情况下,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是必 要的,但即便按照很细的划分思想划分2套、3套、 4套开发层系,也仍然大量存在多层合采的情况。

剩余油剖面分布 在注水开发中,在多层合采的情况下,高 渗透层吸水多、水推快、水洗充分;而低 渗透层则吸水少、水推慢、水洗差,剩余 油较多。尤其当层间差异较大、渗透率相 差较为悬殊时,那些渗透率很低的差油层 甚至可能处于不吸水,不出液的基本未动 用状况。显然,这样的低渗透层剩余油较 多(图6-2-2)。

图6-2-2 层间差异导致低渗透层中 的剩余油

剩余油剖面分布 例如,大庆油田初期开发层系划分较粗, 多采用1--2套井网开发,结果发现一套井网 开发时,主要是渗透率高的河道砂体油层 发挥作用,厚度动用仅达30%--60%,很大 一部分低渗透油层未得到动用。后来通过 细分开发层系调整为3—4套井网,油层剖 面动用程度显著提高。

剩余油剖面分布 (2)厚油层剖面水洗差导致上部存在较多的剩余油 油层厚度对注入水水洗程度的影响,我们在上 一章中已做过介绍。一般来说,在油层较薄时, 注入水的重力作用不明显,油层剖面水洗程度较 高,剩余油较少。但对厚油层来说,注入水在水 平推进的同时,由于油水密度差异明显,因而在 重力作用下注入水存在一个下渗的作用,从而导 致厚油层下部水洗好而上部水洗差,使其剖面动 用程度显著降低,从而在厚油层的中上部存在较 多的剩余油。特别当厚油层存在较大的层内非均 质性且为正韵律油层时,这种差异将更为扩大, 油层剖面动用程度更加降低,其中、上部的油层 更难水洗到,从而留下较多的剩余油。

剩余油剖面分布 在注蒸汽开采厚层稠油时,情况与注水开 采厚层稀油正好相反。因为蒸汽比稠油密 度低出许多,因而蒸汽在厚油层中水平推 进的同时,还有很强的向上超覆的作用, 从而造成上部油层水洗好而下部油层水洗 差,在油层的中下部留下较多的剩余油。

剩余油剖面分布 (3)注采缺乏连通造成局部地区存在较多的 剩余油 在一些砂体窄小的油藏中,常常出现如 图6-2-3所示的情况:

…… 此处隐藏:5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167;6—2 剩余油分布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