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发布时间:2024-11-06
发布时间:2024-11-06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专栏】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年回顾
郜进兴 林启云 吴 溪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100820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100081)
3
【摘要】、检查结论与发现、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出重大作用,构成了我国会计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键词】会计监管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回顾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国家财政部门作为会计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为载体、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的一项财政检查工作。1999—2008年间,国家财政部门共进行了十次全国范围内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针对1998—2007年的年度财务报表),共发布了14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①。
以往有关会计监管领域的文献较多地关注了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或来自国家审计部门的会计监管,而对国家财政部门开展的会计监管关注较少。为此,本文基于对过去十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监管实务和公告的回顾,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家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特征和效果,以增进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监管问题和会计标准执行问题的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理解。
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工作组织
(一)制度背景
根据《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主要微观主体,是财政部门会计监督的重点监督对象。1998年以前,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实行财政审批制度。按照国务院有关政策的要求,自1998年起,除少数特殊行业外,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不再实行财政审批制度,而是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意味着国家财政部门对最主要的一类会计监督对象从直接监管转变成了间接监管。为了应对这种转变,财政部决定,对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表,建立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制度。
(二)组织方式1.执法主体和检查规模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财政部统一安排下,由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财政
)以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具体而言,从1999年以来,财政部驻各地专员监察专员办事处(简称“专员办”
办每年都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其中1999年进行了两次检查);2005年以前部分地方财政部门也自行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从2005年开始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表1列示了历年来各地专员办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检查规模(包括企事业单位数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受检查资源和检查分工差异的影响,专员办的检查户数较少(但检查对象主要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等;检查方式既有就地检查,也有异地检查);地方财政部门只是在辖区内进行检查,检查户数较多,覆盖各类企事业单位,具有更大的检查覆盖面。
3本文系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会计监管与反腐败机制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KJA01)的阶段性成果。①截至2008年底,2008年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尚未公告。
27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专栏】
表1
检查实施年份
企业单位
1999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110100159320192152559471761410
历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执法主体和检查规模
驻各地专员办
会计师事务所
—
821171259126373235623
地方财政部门
企事业单位
—————4565726876281227831739
会计师事务所
———————
4786006256562359
合计
注:本表列示的检查户数仅包括财政部统一组织的检查,不包括各专员办或地方财政部门自行组织的检查户数。
2.检查重点
表2列示了历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点检查对象。表2显示,十年来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确定的检查对象集中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及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行业(包括钢铁、石化、电信、烟草、纺织、外贸、金融、医药、房地产等),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要性原则。在检查工作的早期,为了在有限的检查资源约束下尽量反映出检查对象的共性问题,每一次检查工作通常选择个别或少数几个行业;并通过适当轮换重点检查行业的方式逐渐扩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行业覆盖面。
从产权类型来看,专员办的检查对象集中于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兼顾民营企业(如2003年)。在2005年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系统性地参与检查后,专员办与地方财政逐渐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检查分工:专员办集中检查中央企业、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地方财政主要检查本地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并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对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检查。相应地,专员办检查的企业单位户数虽然在近年来有所减少,但检查重点更加突出,对每家被检查单位的投入力量更多,也更加深入。
在检查工作的早期,由于检查重点是企事业单位,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属于附带、延伸的性质。自2002年财政部收回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行政监管职能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检查也成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一部分内容。如何将传统的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检查工作的一项挑战②。一方面,专员办加大了对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证券资格事务所)的直接检查力度,涉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大量具体业务,并开始采用从检查事务所延伸到检查企业的检查模式(2004年是一次典型的尝试)③。相应地,自2003年以来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户数整体上有所减少。另一方面,专员办也注重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例如在2005年的检查中,将中小事务所也作为了检查重点,使该年检查的事务所户数在近年来处于最多的一年。在2005年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系统性地参与检查后,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分工逐渐明确,其中专员办的重点检查对象集中于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则主要负责检查中小会计师事务所。
②例如2003年在确定被检查的企业时,考虑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③完全依赖从事务所延伸到企业这种检查模式可能产生的问题是:其一,检查覆盖面有限;其二,检查人员对如何从会计师事务所
切入并发现事务所的问题有一个逐步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因此,目前检查对象的选择方式基本确定为检查企业与检查事务所相结合,既不
是完全的从企业延伸到事务所,也不是完全的从事务所延伸到企业。
28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专栏】
表2
检查实施年份
1999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历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检查重点
重点检查对象
酿酒企业
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
外贸(粮油食品进出口、化工进出口)、电信、汽车、机械等行业 医药、纺织、民航、冶金、石油石化等行业 保险、烟草等行业
民营企业;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企业;1999-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被检查并公告的企业
以5家证券资格事务所和13 专员办::;;中小会计师事务所 :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房地产企业;部分会计师事务所
地方财政:地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企业;中小会计师事务所 专员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的过渡情况;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 地方财政:房地产、电力、交通等行业;行政事业单位;中小会计师事务所 专员办:上市公司;中央企业;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
2006
2007
2008 地方财政:交通、能源行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医院、学校等关系民生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小会计师事务所
此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还兼顾了对检查结果的跟踪追查。例如在2003年的检查工作中,检查对象的选择就考虑了在
1999—2001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被检查并公告的企业④。事实证明,这种检查方式非常有效,通过跟踪追查,进一步落
实了对问题企业的检查结果,检验之前会计监管的效果,并能够扩大会计监管震慑效应的覆盖面。对于屡查屡犯的个别企业(例如2003年检查发现的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重大造假案件),还通过新闻媒体(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进行了公开曝光。
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主要结论与发现⑤
(一)针对被检查会计主体1.总体评价
表3从历年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摘列了对被检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评价。总体来看,在检查工作的开展初期,被检查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普遍较为低下,被检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和遵守会计规范的意识较为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建立完善和检查工作的不断开展,被检查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每次检查总能揭示出一些重大的会计信息造假案件。
表3
检查实施年份
历次检查对被检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评价
负面评价
损益核算普遍不实,部分企业出入悬殊。会计
正面评价
来源
1999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漏洞较多。部分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性质严重。
—检查公告第1号
④关于此次复查结果的评价,参见表3中对应检查年度(2003年)的内容。
⑤我们的分析主要基于1999年以来已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或检查公告(以下统称检查公告)。
29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专栏】
续表
检查实施年份
负面评价
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的核算存在偏差。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仍有不少被抽查企业的会计报表未能真实反映
2000
正面评价来源
1999—检查公告第3号
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开始有所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总体上看有所好转。
,检查公告第7号检查公告第5号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真情况,有的问题仍相当严重。 假凭证、假账、假表、假审计和假评估等“五
2001假”问题仍不容忽视。
2002
,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仍不高。 被检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各类违规违纪问题还继续存在,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仍不容乐观。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现金管理混乱的问题。
有个别[被复查]企业屡查屡犯。
—
与往年检查情况相比,本次检查查出的被查单位资产和利润不实的金额、比例有所下降。
大多数[被复查]企业在检查后能够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
检查公告第8号
2003检查公告第9号
2004
上市公司为粉饰业绩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存在,个别企业甚至存
检查公告第11号
2005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
部分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部分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待规范,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违规行为。 少数上市公司利用少计成本费用、关联方交易等手段粉饰业绩。
部分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银行信贷、税款缴纳等方面存在较多违规问题。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检查公告第12号
2006 会计信息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检查公告第13号
新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正式实施以
部分企业存在对准则理解有偏差、判断不准确、
2007
来,在上市公司以及率先执行准则的部分中央企业等单位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新旧会计准则实现了平稳过渡和顺利转换,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公允性明显增强,会计信息质量整体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检查公告第14号
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少数企业存在违背准则操纵利润、虚构交易等严重会计造假行为。
2008———
注:2008年检查工作尚未正式公告。
接下来我们选择检查公告中所反映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具体方面(包括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和会计基础工作)做进一步讨论。
2.利润不实的普遍程度
企业报告的利润是否可靠,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重点关注内容。例如,在第一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即1999年对
30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专栏】
110户酿酒企业的检查),重点围绕酿酒企业的利润不实情况做了检查和公告。
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早期阶段,利润不实的企业户数及其占某次检查企业总数的比重,是检查工作的统计指标之一,用来反映利润不实的普遍程度。1999-2000年间进行的三次检查都公告了利润不实户数及比重。表4组A显示,这三次检查发现的企业利润不实的情况相当普遍,高达89%-9817%。第一次检查公告还指出,“企业报表利润比检查组核实利润金额相差一倍以上的达41户,占抽查户数的37127%”;这意味着利润不实比例在100%以上的情形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此外,在第一次检查发现的102户利润不实的企业中,虚增利润的企业比重为5219%,虚减利润的企业比重为
4711%。
自2001年起的检查工作在关注利润不实普遍性的基础上设定了利润不实的严重程度。表4组B显示,在2001-2003年间的三次检查中,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企业占到了抽查企业总数的5316%-5710%,检查工作尤其关注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这两种极端情形⑥,因此在2001-2003,发生盈亏性质颠倒的情形介于712%(=313%+31)和12%表4
组A:1999—2000年
检查实施年份
199919992000
利润不实户数
10289157
利润不实企业的比重
9217%8910%9817%
利润不实比例>100%企业的比重
3713%
——
组B:2001-2003年
检查实施年份
200120022003
利润不实比例>10%
企业的比重
5710%5316%5319%
虚盈实亏企业的比重
1010%919%313%
虚亏实盈企业的比重
—
412%319%
由于2004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组织方式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部分检查改为由事务所延伸至企业),因此检查工作的统计和公告未采用之前的方式。在2005年地方财政部门参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检查对象规模大幅增加后,在所有检查对象范围内统计相关指标的难度也大大增加。总体上,从表4提供的数据以及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利润数据存在重大
⑦不实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
3.利润不实的金额幅度
企业报告利润的不实金额,同样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重点关注内容。在检查工作的总体评价上,通常统计利润不实的总金额⑧。当然,由于各次检查确定的检查对象规模存在差异,利润不实总金额的可比性较差,我们估算了平均每家企业的利润不实金额(=利润不实总金额/检查企业总户数)。表5列示了各次检查中平均每家企业的利润不实金额(限于曾公告过利润不实总金额的7次检查)。同时,某些年份还公布了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这两种情形下的利润不实总额,我们相应估算并列示了平均每家企业的利润调增或调减金额。汇总性的证据显示,在历次被检查的1072家企业中,累计发现利润不实19615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的利润不实金额为1833万元。对于虚盈实亏的企业,平均每家企业的利润虚增金额为
2004万元;对于虚亏实盈的企业,平均每家企业的利润虚减金额为7964万元。
⑥通常认为,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对信息使用人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了根本性的误导。从利润不实比例的角度衡量,这两种情
形对应的利润不实比例均超过100%。
⑦当然,这里也存在检查对象选取的代表性问题,因为部分检查对象的确定重点考虑了举报或年报分析结果,因此检查发现的利润不实比例可能高于随机抽样检查所发现的利润不实比例。
⑧指调增利润总额(绝对值)和调减利润总额(绝对值)的加总数。
31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专栏】
表5
检查总体
检查实施年份
检查企业总户数
1999199920002001200220032005
11010015932019215239a
利润不实的金额幅度(万元)
虚盈实亏企业
平均的利润不实金额
1262274721481097126018898462虚亏实盈企业观测数————
86
观测数———
32195
平均虚增利润金额
———
19691616平均虚减利润金额
————
71889000
—
c
—
7964d
历次平均
a.b.c.d.
=(196153亿元/历次检查总户数1072)310000。=(历次检查发现的利润不实总额111225亿元/历次检查总观测数56)310000。=(历次检查发现的利润不实总额11115亿元/历次检查总观测数14)310000。
值得指出的是,利润不实金额混合了调增利润和调减利润的效果,平均到每家企业的算法并不能说明每家企业的利润操纵净效果属于调增利润还是调减利润。个别检查公告还专门列示了虚增利润总额和虚减利润总额,或是利润不实金额的性质。例如,根据1999年第1号检查公告中列示的数据计算,对于虚增利润的54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的虚增利润金额为1611万元;对于虚减利润的48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的虚减利润金额为1079万元。再如,根据第12号检查公告的信息,被检查的39户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2122%,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179%;这说明被抽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强烈的低报收益的行为,即表4对应检查年度(2005年)列示的平均利润不实金额(8462万元)主要属于虚减利润的性质。
4.会计基础工作
在历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也是检查工作的一类重要内容,通常包括:(1)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记账凭证填制的规范性;(2)账表、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3)是否按规定设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4)会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根据以往检查的结果,被检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总体上较为薄弱(参见表3历次检查的相关评价)。以1999年第一次检查(针对110户酿酒企业)收集的、较为系统的统计数据为例,28%的企业存在以白条子、收据等不合法原始凭证入账或者原始凭证不全的问题;大部分企业记账凭证的填制不够规范;47%的企业的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实物之间存在数量、金额不符问题;有44%的企业未严格执行当时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设置、使用会计科目、会计账簿的有关规定,存在不同程度地随意设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的问题;有15%的企业存在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担任会计工作的情况,无证上岗人数占这些企业会计人员总数的22%。类似地,在1999年第二次检查中(针对100户国有企业),
27%的企业明显存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真实、不合规问题;25%的企业财务管理明显松懈,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账账、账实不符;17%的企业存在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情况。
再比如,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属于重大的会计违规违纪行为,在历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都属于重点检查内容。例如,在2001年的检查公告中特别指出,“在被查的82户医药企业中,有12户企业明显存在账外账,游离于法定会计账簿之外的资金高达10014万元。药品的高额回扣、让利更加剧了部分医药企业会计核算的混乱,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根据随后两年检查公告列示的完整统计数据,在2002年和2003年检查中发现明显设置账外账的企业占被检查企业总户数的比例均为11%。
(二)针对会计师事务所
在过去十年间,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重视程度经历了明显的提升,并逐渐常规化和制度化,检查规模也明显扩大(参见表1)。表6从历年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摘列了对被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总体评价。在检查的早期,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国有企业的工作质量评价不高;此后的评价逐渐改善,但始终存在着会计师事务所良莠不齐
32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专栏】
的问题,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普遍较为薄弱,而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总体上较好(但仍有一些证券资格事务所存在重大执业问题)。
表6
检查实施年份
1999
历次检查对被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总体评价
负面评价
—
一些社会审计机构违规执业,企业会计信息方
正面评价
—
来源—
1999
面的问题未被充分揭示。
大部分社会审计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工作不规范问题。
》—检查公告第3号
2000 ,对查出的重大问题不进行适当披露。
有的过分地迁就企业的意见,不能保持其应有的公正立场,使审计工作形同虚设。
仍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检查公告第5号
2001
本年所查的125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总体审计质量比往年有所提高
被抽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总体审计质量
检查公告第7号
会计师事务所仍存在审计程序不完整、对重要
2002
比往年有所提高,从出具的审计报告情况看,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较过去有所减少,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有所增加。
检查公告第8号
审计事项关注不够、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不恰当等问题。
2003—
一些事务所特别是中小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仍比较薄弱,存在审计程序不到位,甚至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情况。
为[10户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
——
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具有证券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和执业较为规范,风险防范意识有所增强。
检查公告第11号
2004务所在审计中也存在审计程序不到位、收集审计证据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避免连续亏损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中小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薄弱,存在审计程序不到位甚至故意出具虚
2005假审计报告的情况。
具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在执业中也暴露出审计程序不到位、专业判断失误等问题。
少数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一些中小事务所内部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
检查公告第12号
2006质量控制薄弱、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问题仍较突出。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
检查公告第13号
33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专栏】
续表
检查实施年份
负面评价
正面评价
新审计准则体系贯彻实施后,会计师
2007
来源
仍有部分事务所在执行准则方面不到位,执业质量和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和薄弱环节。
—
事务所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质量控制得到进一步强化,总体执业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
检查公告第14号
2008—
注:1999年和2003年的检查工作未对事务所的执业质量作出总体评价。2008年检查工作尚未正式公告。
三、基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处理、处罚情况
⑨,通常存在以下情形:(1)由财政部统一作出处理处罚((通常只(可针对企事业单位,省级财政部门还可针对会
计师事务所)。,7(以及相关责任人);随着基础工作的不断加强,表7中较近年份的数据还包括了地方财政部门作出的
υλ 处理处罚情况(2006-2008年)和专员办作出的处理处罚情况(2007-2008年)。
表7列示的、2006年及之前的企事业单位处理处罚数主要限于财政部统一作出的处理处罚λ。在1999-2006年的历次
检查中,各地专员办合计检查的企事业单位户数为1263户(源于表1),由财政部统一作出的处理处罚累计数为210户
(表7),故该期间由财政部统一作出的处理处罚比率为1616%(该数据未包含各地专员办自行作出的处理处罚)。在近两
年来(2007年和2008年)统计了各地专员办和地方财政部门自行作出的处理处罚数据后,企事业单位的处理处罚数量大幅增加,处理处罚比率则分别为1412%和4215%。
ω 表7列示的、2005年及之前的会计师事务所处理处罚数主要限于财政部统一作出的处理处罚λ。在1999-2005年的历
次检查中,各地专员办合计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户数为519家(源于表1),由财政部统一作出的处理处罚累计数为76家
(表7),故该期间由财政部统一作出的处理处罚比率为1416%。在近年来(2006年至2008年)统计了地方省级财政部门
自行作出的处理处罚数据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理处罚数量大幅增加,处理处罚比率则分别为1318%、3217%和3613%。
以上统计数据总体上说明,历年来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体现出较为严格和相当覆盖面的处理处罚后果,对被检查单位和人员能够产生必要的震慑作用。当然,较高的处理处罚比率同样和检查对象选取的代表性问题有关,即部分检查对象的确定重点考虑了举报或年报分析结果,因此问题企业比重较大,处理处罚比率也较高。
表7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处理、处罚情况
企事业单位
检查实施年份
处理处罚单位数量
1999199920002001
1881633
会计师事务所
处理处罚人数
37164235
处理处罚单位数量—
9147
比率a
1614%810%1011%1013%
比率b—
1110%1210%516%
处理处罚人数
—
16218
⑨需要说明的是,行政处罚与行政处理是两种不同的行政行为:前者是严格按《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对被检查单位作出的警告、罚款、暂停经营业务、吊销执业证书等处罚;行政处理则包括责令整改、调账、下发关注函等。由于未作具体的数据分类,我们将行政处罚与行政处理合并分析。
υλ 由于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异,表7未列示历次检查的处理处罚合计数或是综合的处理处罚比率。 λ 尽管表1列示了2005年和2006年地方财政部门检查的企事业单位户数,但由于基础工作的局限,未能统计这两个年度地方财政部门处理处罚的企事业单位数。因此表7中列示2005年和2006年的企事业单位处理处罚比率时,未按照专员办和地方财政部门的检查户数总和作为分母,而仅以专员办的检查户数作为分母。
ωλ 尽管表1列示了2005年地方财政部门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户数,但未能统计该年度地方省级财政部门处理处罚的企事业单位数。因此表7列示的2005年会计师事务所处罚比率,仅以专员办的检查户数作为分母。
34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专栏】
续表
企事业单位
检查实施年份
处理处罚单位数量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40608131410925245
会计师事务所
处理处罚人数
3845711122676382988处理处罚单位数量
比率b
616%1115%4414%4813%1比率a
2018%3915%1415%1318%1713%1412%421处理处罚人数
842341232498240
a.2006年及之前年度,=/1对应年度各地专员办检查的企事业单位数量。2007
年和2008年,/表1对应年度各地专员办与地方财政检查的企事业单位数量之和。
b.2005年及之前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理处罚数量/表1对应年度各地专员办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
数量。2006年至2008年,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理处罚比率=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理处罚数量/表1对应年度各地专员办与地方财政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之和。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展示了过去十年间我国会计监管体系中一个重要但未得到充分关注的组成部分及其积极作用。对1999年以来财政部门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回顾显示,每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都有重点的检查对象,都有相当的检查规模,都能够识别出大量违反会计、审计规范的行为和案件,并在相当范围内作出了处理和处罚。数据表明,十年间的检查工作对落实和促进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执行、维护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ξ 我们也意识到,会计监管始终面临着重大挑战,即极其庞大的监管对象λ与有限的监管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缓解该
矛盾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尽量扩大会计监管涵盖的范围,包括:其一,加强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参与检查工作,拓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覆盖范围和威慑效应;其二,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有机结合,以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管为重点,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辐射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再监督。近几年来上述思路已逐步实施并开始显现积极效果,例如在检查规模和处理处罚数量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除了通过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扩大会计监管的范围,有效利用有限的监管资源也是缓解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专员办和地方财政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分工模式不断成熟、完善,专员办集中精力监管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和证券资格事务所,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则负责本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中小会计师事务所。
按照目前形成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分工模式,我们可能会问,财政部门开展的会计检查是否存在着与国家审计、国有资产管理、证券、银行等监管部门的重复或多头监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财政部门作为会计主管部门,在会计监管中承担者牵头主导作用,而其他部门按照《会计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负有一定的会计监管职责。客观上,财政部门作为会计主管部门,开展会计监管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除了本身就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部门,财政部门的检查手段也比较丰富,可以对银行、税收以及所有依法建账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例如在检查上市公司过程中如果涉及非上市公司,不会受到检查权限上的限制。由于这些特点,国家财政部门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之作用是其他监管机构在各自监管权限内难以替代的。非常重要地,近年来财政部门与国家审计、国有资产管理、证券、银行、保险、税收、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了良好合作,努力形成监管合力,综合治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会计监管的挑战和压力从根本上来自于监管对象违反会计规范、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和机会。尽管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能够逐渐减少这种动机和机会,从而适当缓解监管压力,但不可能完全消除所有的动机和机会,因此不可能完全消除监管压力。极其庞大的监管对象以及各类监管对象不同速度的市场化进程,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仍将在很长的期间内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和压力。
ξλ 监管对象至少包括上千万户各种类型的企业和7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
35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_十年回顾
EnglishAbstractsofMainPapers
MOFInspectionProgramofAccountingInformationQuality:TheFirstDecade
GaoJinxingetal.
ThispaperreviewstheInspectionProgramofAccountingInformationQuality(IPAIQ)carriedoutbytheMinistryofFinance(MOF)since1999upto2008,includingtheIPAIQ’sorganization,majorfindingsandassessments,andenforcementactions.OurreviewshowsthattheIPAIQduringitsfirstdecadehasplayedasignificantroleinmaintainingandimprovingtheimplementationofChineseaccountingstandards,andenhancingtheofaccountinginformationinChina.WeconcludethattheIPAIQhasbeenanintegralpartoftheaccountingregulationsystein.
TheEconomcting:
aewicalcostresearch
LiuFengetal.
Wereviewallnon-historicalcostresearchpaperspublishedonAccountingResearchanddividethemintotwogroups,economicconsequencesfocus(ECF)andtheoreticalconsistencyfocus(TCF),thendiscussallpapersdichotomouslyabouttheirinherentlogicandmainviewpoints.Differentfromnormalliteraturere2viewpapers,weconnectourdiscussingofnon-historicalcostpaperswiththefinancialcrisisandaccusationagainstfairvalueaccountinghappenedinUSA.Wearguethataccountingisinfactservingasthescapegoatforthefinancialcrisis.Wefurtherarguethataccountingresearch,suchasnon-historicalcostpapersre2viewedinthispaper,demonstratesastrongtendencyofoveremphasisonECF,whichinturnprovidedanecdotictheorybasisforthisaccusation.Thispapercon2tributestotheliteratureofeconomiccrisisandfairvalueresearchbyaddinganewperspective.
China’saccountingreformin30years-Economicand
AccountingInteractionofChinaPath
YangDanetal.
Thisarticlefromtheaccountingandeconomicinteractionperspectivesummedupthepast30yearsChina’saccountingreformandpractice.From30yearsofpractice,ontheonehand,theeconomicdevelopmentputforwardarequestandprovidedtheopportunityforthedevelopmentoftheaccounting,ontheotherhand,thedevelopmentofaccountingalsoeffectiveinfacilitatingtheprocessofeconomicreformandopeningup,andthisprocesshasaprofoundChinesecharac2teristics.
TheRationalRecognitionandRegressionofAccountingValue:TheResearchFrameworkBasedontheTheoryofProcessReengineering
ShenXianghua
Thispaperistodesigntheresearchframeforimprovementtheaccountingvaluedependingonthetheoryofprocessreengineering.Thispaperconsidersthatthedeficiencyofreliability,relativity,timeliness,understandabilityandthehighcostofaccountinginformationarethepresentimentofaccountingvaluecrisis.Toex2ceedthevaluecrisismustoptimizeaccountingprocess,whichincludescultivatingthevaluesofaccounting,exertinginformationtechnology(IT)correctlyandre2allocatingthepowerofcorporategovernance.
TheQualitativePrinciplesofManagementCommentary:
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andReference
LiYanyuan&LiXiaodong
ManagementCommentaryisaneffectiveplatformfornon-financialinformationandforward-lookinginformationdisclosure,whichcanremedythedeficiencyofthefinancialstatement,thustoalleviatetheimbalancebetweensupplyanddemandofaccountinginformation,thentooptimizetheinvestmentdecisionsandmakethemarketmoreeffective.However,thequalityofManagement’sDiscussionandAnalysis(MD&A)disclosureofChineseListedCompaniesistoopoorto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