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江苏省泗洪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选修)
时间:2025-07-05
时间:2025-07-05
江苏省泗洪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考试
高二 物理试卷(选修)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点电荷是静电学中的一个理想模型,它是指 ( ) A、体积很小的带电体 B、球形带电体
C、带电少的带电体 D、大小和形状对作用力影响可忽略的带电体 2.最早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物理学家是 ( ) A.牛顿 B.法拉第 C.伽利略 D.阿基米德
3.关于电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1号干电池比5号干电池大,所以电动势也大
B.1号干电池比5号干电池大,但是电动势相等,内电阻相同 C.电动势的大小随外电路的电阻增大而增大
D.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关,也跟外电路无关 4.在5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电荷量为1200 C,若导体的电阻为10 Ω,这时导体两端加的电压为 ( ) A.240 V B.120 V C.50 V D.40 V
5.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 R甲∶R乙为( ) A.1∶1 C.1∶4
B.1∶2 D.2∶1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公式E=F/q可知,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 B.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就是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C.电荷放在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则该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D.从公式E=KQ/r²可知,在以点电荷Q为圆心的圆周上,场强处处相同
7.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A和2.0V。重新调节R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
( ) A.32W C.47W
B.44W D.48W
( )
8.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上图所示.则这一电场可能是下图中的 ( )
9.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初速度为v0的带电微粒从A点射入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沿直线从A运动到B,在此过程中微粒的 ( ) A、动能和电势能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都增加 C、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电势能减少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10.一个动能为Ek的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平行板电容器,飞出电容器时动能为2Ek,如果使这个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那么它飞出电容器时的动能变为 A.8Ek B.5Ek C.4.25Ek
D.4Ek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把它们的序号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它们的带电量之比为2:8,相距为r,将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 ( ) A.25/16 B. 9/16 C. 9/7 D. 16/7 12.设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在下述的哪一种电场中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只要给电子一个适当的初速度它就能始终沿同一条电场线运动;而给电子另一个适当的初速度它就能始终沿某一个等势面运动 ( ) A.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C等量同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D.匀强电场
13.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上,如右图中的a、b、c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
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c B.电源电动势为8V C.电源内阻为2Ω
D.当电流为0.5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Ω
14.如图,虚线表示初速为vA的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则
(
)
A.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A点场强小于B点场强
C.粒子带负电 D.粒子带正电
15.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A为两点荷连线的中心,B为连线上距A为d的一点,C为连线中垂上距A也为d的一点,关于三点的场强大小、电势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 ) A.EB EA EC B.EA EB EC C. A C B D. B C A
16.如图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过程中,两表的示数情况为 A.电压表示数减少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流表示数减少 D.电流表示数增大
1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 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 …… 此处隐藏:223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