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每课一练(北师大版七(3)

时间:2025-07-06

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每课一练(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参考答案

1答案:B 点拨:诗句中主要体现“水暖鸭先知”,所以影响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2答案:D 点拨:“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主要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答案:A 点拨:生物生活在环境中,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使环境发生改变。蚂蚁搬家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属于适应环境。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都是生物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是生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答案:D 点拨: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和土壤等。田鼠数量增多导致的农作物减产、青蛙减少导致的农作物减产和杂草丛生导致的农作物减产都是生物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而选项D的旱灾属于非生物因素中水分对生物的影响。

5答案:D 点拨:环境中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其他生物有的是直接关系,有的是间接关系。本题中蛇和猫头鹰都是田鼠的天敌,直接捕食田鼠;而甘薯是田鼠的食物,与田鼠也是直接关系。

6答案:C 点拨:法国梧桐冬天落叶和松树不落叶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法国梧桐落叶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松树叶呈针状,有角质层覆盖,能够减少蒸腾作用,增强抗寒能力。生物只要能够生存就说明它对环境是适应的,只不过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而已。

7答案:D 点拨:骆驼生活在炎热缺水的沙漠,身体的很多特征都与环境相适应;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有利于吸收水分;仙人掌茎肥厚有利于储水,叶呈刺状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这些都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有利于保持体温,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8答案:C 点拨:“水葫芦”引种到昆明滇池后,很快在滇池蔓延,这是对环境的适应;同时,也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是对环境的影响。

9答案:(1)中午 (2)实验缺乏对照组(或实验缺乏重复验证) 10答案:(1)B B耳朵小、短,热量不易散失

(2)生存环境 (3)减少甚至灭绝

点拨:解答本题时,需要考虑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形态的影响,认识到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每课一练(北师大版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