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必修1)修改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专题一:组成细胞的分子
1.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系统表解
2012 届生物复习资料
(必修 1 知识网络)
高三生物教学组
ysq
B Fe Ca Na I
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构成动物血红蛋白的元素 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控制肌肉收缩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
花粉发育不良 缺铁性贫血 骨质疏松症、抽搐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地方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1.3 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 分 类 元素组成 主要生理功能 ①组成细胞(结合水)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①构成化合物(Fe、Mg)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④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生命 活动有重要作用 单糖 二糖 多糖 脂肪 磷脂(类脂) 固醇(胆固醇、性激 素、维生素 D) 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①脂肪:储能、保护和保温 ②磷脂组成生物膜 ③固醇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
水
无机盐
糖类
C、H、O
脂质
C、H、O C、H、O、N、P C、H、O
蛋白质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②调节代谢(激素) 单纯蛋白 (如胰岛素) C、H、O、N、S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结合蛋白 (如糖蛋白、 (Fe、 P、 Cu、 Mo ) ④运输(血红蛋白) 脂蛋白) ⑤免疫(抗体) ⑥识别(糖蛋白) DNA RNA C、H、O、N、P ①储存、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核酸 1.4
蛋白质 系统表解
第 2 页 共 23 页
表2-2-1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
(1)大部分酶 (2)部分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3)载体(4)抗体(5)干扰素(6)受体(7)糖被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规律1: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水数 1)形成肽链
失水数=肽腱数=氨基酸数(n)-肽链数(m) 2)形成环状肽
脱去的水分子数=肽腱数 =氨基酸数(n)
规律2:有关游离氨基数、游离羧基数的“至少”、“至多”。 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注:若是环状,则至少为0.
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规律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氨基酸分子平均质量-18×脱水数
规律4: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中含有二硫键时, 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1个二硫键,脱去2个H。
规律5:有M个氨基酸形成X条肽链,其中Z条形成环状,则形成的肽键数为M—X+Z. 规律6:组成蛋白质分子各原子数的计算
(1)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的总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
(2)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
规律7:氨基酸的排列与多肽种类的计算
(1)假若n种氨基酸形成一个m肽,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则形成的多肽种类nm。 (2)假若n种氨基酸形成一个三肽,且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则形成三肽的种类:n×(n-1)×(n-2)
规律8:氨基酸与相应核酸的碱基数目的对应关系: DNA(基因)碱基数:RNA碱基数:氨基酸数=6:3:1
1.6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1 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有完整的结构。
2.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生活,必须利用寄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酶和物质合成场所才能进行增殖等活动。一旦离开活细胞,不再有任何生命活动。 3.病毒的培养必须利用活细胞,不能利用培养基来培养病毒。 4.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2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
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的统一性。 1.2细胞学中常用研究方法
①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吸水涨破 ②染色排除法(台盼蓝染液)——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③质壁分离法——鉴别植物细胞的死活④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 ⑤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细胞器功能⑥引流法——制作临时装片
⑦高倍显微镜使用技术——观察细胞显微结构⑧模型建构法——概括细胞结构 ⑨核移植法——研究细胞核的功能 2.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表
2.4 细胞膜
2.5 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 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需 特定的条件
2.6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
①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 ②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2.8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2.9 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活动的需要。
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生物膜,体现膜的流动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体
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膜只有具有流动性,才能实现选择透过性。 只有活细胞才具有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 …… 此处隐藏:14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指导书
下一篇:串行扫描显示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