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5-07-0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009年11月第22卷第6期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VocationalInstituteofEcologicalEngineeringNov.2009Vol.22No.6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

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佟明亮

(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贸易经济系,哈尔滨150025)

  摘 要: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宗旨与目标,是教育的核心环节。民办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区别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以突出“应用型”、“技能型”为特色的培养目标决定课程的总体设置、主要课程的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等有其自身特点。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计中图分类号:G648.7/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09)06-0101-02

1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研究的意义

目前,国内有很多民办高校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是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简单翻版,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1.1 创新性

间,属典型的“三明治;如果过分强调技能教学则与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无差别。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遵循“理论够用、技能会用、实战能用”的原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修改,增强建立业务联系、出口预算、交易磋商、订立合同、办理运输及保险、办理报关报检、制单结汇、善后处理等实际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实现“根据市场需求设课、根据社会需要设课”的目标,把课程体系创新落到实处。1.2 实践性

民办院校属应用型本科院校,突出动手能力是该层次办学的核心,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培养的,而社会需要的恰恰就是“基础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该项目研究中很注重此方面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随课堂教学的实训教学、国际结算与汇兑业务操作、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报关业务、商务谈判模拟业务、商务英语应用、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业务流程都能在课堂上或实验室中逐一解决。当然,要实现实践性,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我们强调需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激励青年教师到外贸公司和校外实训基地学习,熟悉和掌握实际工作部门的业务流

  收稿日期:2009-09-2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佟明亮(1978-),女,黑龙江伊春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程,以适应实训教学的需要。1.3 示范性

,属于国家长线。大部分民办本科高校是从一、二表本科公办院校中分离出来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或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但是由于受母体教学规律的影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都是对校本部的一种克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不例外。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当今社会蓬勃发展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热门的行业之一,而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提供人才培养的高校不少,大部分是“211”、“985”的国家重点建设院校。在实际工作中,外贸报关、单证、跟单人员比较急缺,而重点院校毕业生理论性强、动手能力差,不适应该工作岗位,必须由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来完成。如果民办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推行此项改革,则为外贸单位和海关等提供更多的“理论够用、技能能用”的应用型人才奠定牢固基础。2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2.1 专业培养目标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本专业培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适合外贸企业、海关、工商企业、银行等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分别在外贸、银行结算、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对外贸易实务、报关、报检、国际结算等实际工作。2.2 基本原则2.2.1 方案总体设计原则上符合“3+1”的人才培养模式

前3年主要是夯实学生基础,开设通识的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程及部分专业方向课,同时开设公共选修课;后1年开设若干个专业选修课模块,学生完成一定的学分,并进行专业实习及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等,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10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2.2 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整体优化

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育目标的内在联系上,从课内课外的结合上整体优化,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门类,淘汰内容陈旧的课程,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扩大知识容量,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杜绝“因人设课”或“无人不设课”的现象发生。在确保学科基础课基础上,对部分专业课进行优化整合,体现文理渗透、学科交融,专业方向课要突出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力求把握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专业知识“实用、适用”的尺度,基础教育力求宽 …… 此处隐藏:222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