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汤姆逊阀制冷原理

时间:2025-04-20

焦耳—汤姆逊阀制冷是有前提条件的,与介质参数密切相关。

焦耳—汤姆逊阀制冷原理

节流膨胀(Throttling Expansion)也叫焦耳—汤姆逊膨胀,即较高压力下的流体(气或液)经多孔塞(或节流阀)向较低压力方向绝热膨胀过程。

1852年,焦耳和汤姆逊设计了一个节流膨胀实验,使温度为T1的气体在一个绝热的圆筒中由给定的高压p1经过多孔塞(如棉花、软木塞等)缓慢地向低压p2膨胀。多孔塞两边的压差维持恒定。膨胀达稳态后,测量膨胀后气体的温度T2。他们发现,在通常的温度T1下,许多气体(氢和氦除外)经节流膨胀后都变冷(T2<T1)。如果使气体反复进行节流膨胀,温度不断降低,最后可使气体液化。

调节阀在管道中起可变阻力的作用。它改变工艺流体的紊流度或者在层流情况下提供一个压力降,压力降是由改变阀门阻力或“摩擦”所引起的。这一压力降低过程通常称为“节流”。对于气体,它接近于等温绝热状态,偏差取决于气体的非理想程度(焦耳一汤姆逊效应)。在液体的情况下,压力则为紊流或粘滞摩擦所消耗,这两种情况都把压力转化为热能,导致温度略为升高。

根据热力学原理,在焦耳-汤姆逊实验中系统对环境做功-W=p2V2-p1V1,V1及V2分别为始态和终态的体积。Q=0,故ΔU=-(p2V2-plV1);U2+p2V2=U1+p1V1;即H2=H1。所以焦耳-汤姆孙实验的热力学实质是焓不改变,或者说它是一个等焓过程。

由于理想气体的焓值只是温度的函数,即焓值不变温度不变,故

焦耳—汤姆逊阀制冷是有前提条件的,与介质参数密切相关。

理想气体节流前后温度不变。对于实际气体,其比焓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即比焓受温度和压力的共同影响,又节流过程焓值不变,则压力降低,温度就会变化。

焦耳-汤姆逊(开尔文)系数可以理解为在等焓变化的节流膨胀中(或是焦耳-汤姆逊作用下)温度随压力变化的速率。

μJT的国际单位是K/Pa,通常用°C/bar。

当μJ.T是正数是,则气体降温,反之则升温。大气压下焦耳汤姆逊效应中氦气和氢气通常为升温性质的气体,而大多数气体则是降温,对于理想气体焦耳汤姆逊系数为零,在焦耳汤姆逊效应中既不升温也不降温。

不同气体在大气压下的焦耳汤姆逊系数

气体在绝热节流时,节流前后的比焓值不变。这是节流过程的主要特征。由于节流时气流内部存在摩擦阻力损耗,所以它是一个典型的不可逆过程,节流后的熵必定增大。

焦耳汤姆逊阀是利用焦耳-汤姆逊效应制成的阀门,简称J-T阀,

用来实现降温,多用于天然气的液化工艺中,外形与截止阀无异,只

焦耳—汤姆逊阀制冷是有前提条件的,与介质参数密切相关。

是内部结构不一样。

某公司在液体高压差情况下选用J-T阀门,多用套筒阀,这类阀门经过多级降压,减少闪蒸与气蚀的发生,从而满足工况的要求。

Hysys模拟如下:

PR方程,

1、由35℃3.0MPa降到1.2MPa后为多少摄氏度?

甲烷 膨胀前气态,膨胀后26.75℃(气态)

乙烷 膨胀前气态,膨胀后11.65℃(气态)

丙烷 膨胀前气态,膨胀后34.31℃(气液比0.001)

异丁烷 膨胀前液态,膨胀后35.17℃(液态)

CO2 膨胀前气态,膨胀后14.79℃(气态)

2、由35℃3.0MPa降到0.3MPa后为多少摄氏度?

丙烷 膨胀前气态,膨胀后-14.12℃(气液比0.3268)

异丁烷 膨胀前液态,膨胀后20.01℃(气液比0.1108)

3、由-80℃3.0MPa降到1.2MPa后为多少摄氏度?

甲烷 膨胀前气态,膨胀后-102℃(气态)

乙烷 膨胀前液态,膨胀后-79.34℃(液态)

结论:天然气气态或气液态,压力降低时,温度是降低的。

液态降压后仍为液态则温度升高。

液态降压后为气液态则温度降低,有相变,属于蒸发制冷。 所以天然气气态或气液混合态,压力降低时,温度是降低的,符合J-T效应,对应的阀就叫J-T阀。

焦耳—汤姆逊阀制冷是有前提条件的,与介质参数密切相关。

焦耳—汤姆逊阀制冷原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