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_以天津海河沿线景观设计为例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好的资料,值得收藏!
理论研究 设计大 众 文 艺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以天津海河沿线景观设计为例
陈 方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 300401
)
摘要: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各类景观设计中无疑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城市滨水景观带又是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因为“滨水地带”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本文以天津海河沿线景观设计为例,来探讨现代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
关键词: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海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于具有水域环境的城市,在满足防洪、水利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滨水自然要素,使水滨地区成为具有吸引力、体现生态和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滨水景观多呈现出沿河流、海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布局。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通过林荫步行道、自行车道、植被及景观小品等将滨水区联系起来,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而且也可以将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在这条景观带上可以结合布置城市空间系统绿地、公园、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滨水景观设计理念——以海河沿线景观设计为例
滨水区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视线清晰度高。在滨水区沿线应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绿化
地带,在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并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形象特色,应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接近性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以人为本,创造出市民及游客渴望滞留的休憩场所。海河景观设计融合了多方面的艺术特点,将天津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多种文化元素相结合,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景致。
一、文脉原则——注重现代与传统的交流、互动
我们虽然在进行现代式的景观设计,也不能完全脱离本地原有的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不能割裂传统。
海河总体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在充分尊重保留天津历史和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充分尊重并认真考虑了天津市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城市,无论是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风貌,还是若干年来与国外通商交往而形成的特殊文化氛围,并将其加以提炼,使其精髓能够在新的规划设计中加以反映和体现;同时结合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思路,以形成一个能够适应天津未来发展的远景规划。以古文化街、鼓楼步行街为主的中国古建筑群,以原八国租界遗存的“小洋楼”为主的欧式古典建筑群和现代建筑群充分融为一体。
二、亲水原则
该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设计中加强了人与水、人与河、人与城市的亲情关系。对设计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城市设计的作用可以对人的生活有好的帮助,水滨建筑的尺度应适宜人与环境,与自然的亲近,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立体设计原则
以往景观计,景观设计师们非常注重美学上的平面构成原则,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去刻意追求平面图案的美观、线型的流畅。景观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纵观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些名品,无不注重立体层次的设计。立体设计涵盖了软、硬质景观两方面:软质景观如种植乔木、灌木时;硬质方面则运用上下层平台、道路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
空间高差创造。例如,在海河景观设计中,高处湖滨大道、见水区、亲水区。这样既满足驳岸设计的防洪要求,又将人们逐渐、逐级引入水面之中,使得整个区域在三维空 间中变得丰富多彩。软质景观如种植乔木、灌木时,采用了分层高低立体种植。
四、整体性原则
强调了整体的关系。海河规划设计不是单个的景观设计,而是一个整体,包括环境、绿化、景观、交通,应是各个方面互动的关系将天津的优势连在一起才能做成功。这里强调的规划设计应是整体,而不是某一个局部。
海河沿岸设计了多个重要的开敞性城市空间及城市广场,其中的文化广场在解放桥附近,设计了城市主题雕塑,同时以桥为背景,更加强调了环境的整体风格。海河上的桥这时已经不是单单的一座桥,而成了公园的一部分,成为城市大环境中的一部分,使桥同时融入了城市之中。
五、环境优先原则——必须遵循“生态景观学”的概念
海河的景观设计也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设计。设计中强调了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滨水景观设计理念的更新及人们对于水资源更深层次认识的提高,滨水空间景观效能与生态效能将被更多人所重视、研究。创造一个个生态的、有特色、有活力的城市滨水景观带是现代景观设计师长期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境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02002,17 21.
下一篇:教师师德十不准、六条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