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一)工作内容钻研教学内容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了解学生情况 考虑教学策略
(1)钻研教学内容: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内容:课程标准、教材、参考资料; 要求: 掌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刻 体会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确立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材做到懂 、透、化; 策略: 浏览---精读---研读; 慎重选择---科学(合理)分类---提高实效(针 对性)。
(2)了解学生情况:解决教给谁的问题 内容: 学生集体:传统与作风、集体成熟度、特点、缺陷 学生个体:家庭情况、社会环境、个性特征 具体: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 习习惯以及个别差异等。 策略: 传统方法:观察、调查、研究书面材料等。 心理学方法:实验、测量、测验等。
(3)考虑教学策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内容:课的类型与方法 要求: 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学科特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 策略:综合考虑、搭配
2、编写三种计划 (1) 学期/学年计划:(学期计划) 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目的、要求;提高 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每节课或单元的教学时效 和起止日期;主要教具等。考虑教学方法。 (2)单元计划(课题计划) 内容: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时计划;课的类型 ;主要教学方法;确定单元教学主次,配备习题 等。 (3)课时计划(教案)
一份完整的教案应包括 授课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
的要求、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步骤(进程)、备注等。
教案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步骤,具体到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时间分配、教学方法和教
具的具体运用、备注(课后总结)等。
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不同分为:综合课和单一课 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讲授课、演示课、讨论 课、阅读指导课等
(二)课的结构——以新授课为例 导入 课中 结束 1、导入 导入是一堂课、一个新单元或一个新段落的 开端,主要起着集中注意、稳定情绪和进入教学 情境的作用 。一般以不超过3分钟为宜。课堂教 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联想导入、实 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故事导入、悬念 导入等。
2、课中关键是落实三个“点”。即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 关键(知识点)。 排除难点—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1)因素:内容过于抽象,学生理解
困难。 对策:抽象理论具体化—举例、分析核心 界定词、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等。 (2)因素:知识的综合性强,学生掌握起来易 出现“积累误差” 。 对策:分散难(知识)点。 (3)因素:知识所及的过程复杂,学生不好把握。 对策:理出线索,类比联想。 (4)因素:新旧知识缺乏联系。 对策:培植知识的“生长点” 。
3、结束 (1)总结式结局:将本课内容简明、扼要且有条理的归纳总结, (2)呼应式结局:以解答开局时所提问题的方式结束全课 ;
指出重点、难点,引起学生注意,这是老师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3)探究式结局:留下问题,让学生去研究;(4)衔接式结局: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急于求知下次课的内容 ; (5)开放式结局:比如讲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归纳。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要精选 3、分量要适当 4、难易要适度 5、教师要及时检查,认真批改
四、课外辅导作用 照顾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种类 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 内容、任务 解答疑问,查漏补缺,因材施教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学业成绩的检查 1、 平时检查 (1)课堂提问 (2)书面测验 (3)检查日常作业 2、阶段检查 (考试)
上一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变化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