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重叠问题课后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4-11-04
发布时间:2024-11-04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课后说课稿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课后说课稿
芙蓉区八一路小学 冯莉
一、 说设计理念:
数学源于生活,我以此作为这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切感;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三、说学情: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增设的内容,也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其实它是属于小学奥数的一个教学内容,但是现在要拿来面对班学生进行教学,无疑在内容上要进行简化,在教学上要进行细化,不然的话就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本册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集合思想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如,我们学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节课我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这种数学思想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学习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减去重复数,我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更好地解决问题。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教学素材,利用画图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明白了,重叠后总数的计算和以往有所不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过度到用图表示。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适时引导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本课教学内容,让学生猜一个有重叠问题的脑筋急转弯(智力题)为交流内容,引出课题,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设置认知冲突,感知体验集合图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课后说课稿
抓住学生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第一组喜欢刘翔和喜欢姚明的人数调查表?”引发冲突,让学生在解答出现分歧时,激发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动探索创造条件。进而教师作为引导者,介绍集合图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学生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再让学生列式计算,在这个过程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减3”,强调要减去重复部分,帮助学生明理。
三、 巩固练习,解决生活中的重叠问题:
练习设计注意了生活化、层次化,并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调查活动,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建立数学模型。
1、 练习1说明:辨析比较题,给学生互助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强化算理。
2、 练习2、3说明:练习2是一道基本题,让学生能根据文字信息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3饮食习惯调查是一道变式题,知道总数求重复数,训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巩固;完善知识结构。
3、 练习4、5设计说明:这是两道拓展提高题,利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理,集合数量增至3个,让学生来尝试,通过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四、 说课堂实施情况:
1、在练习的设计上,练习3变式题出现太早,应该放在最后面,因为这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链。
2、教学中,有的地方预先考虑不细:如练习3,我只预设了27+40-49这种算法,结果学生出现了49-40=9,27-9=18的算法。面对这一生成问题,我采取的是“课后讨论”的延时解决方法。其实这里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好契机。
3. 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
各环节时间分配与预计基本符合,但新授部分还可以稍微放慢一点节奏。
不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在反思的时候,都有成功点也有不足和遗憾。不足和遗憾并不可怕,更多地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策略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弥补存在的不足的。
教学也是一门永恒的艺术,需要不断的探索,我这样设计和教学中的处理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