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小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04

化学与生活论文

——化学与生活中的调味品

学号:071104123 姓名:林守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下文从调味五料入手,用化学知识从营养角度和健康角度论叙调味品的使用。

关键词:调味品;调味五料;健康

引言: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膳食的风味、保证膳食质量、使饭菜鲜美可口,从而提高人们食欲的一种物质。其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多样。按味道分,有咸味品、酸味品、甜味品、鲜味品、辣味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要吃饱,还要追求吃好,因此作为食品原料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变得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一、食盐---五味之首

1.食盐的分类及特点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时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钡、硫酸镁、硫酸钠、钙、铁、磷及沙土等。食盐按来源主要分为:海盐、井盐、池盐、矿盐。中国的食盐开采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根据食盐中氯化钠含量的不同,又可分为粗盐和精制盐两类。

粗盐一般指未经精制的海盐、湖盐、井盐、土盐等,粗盐中氯化钠含量在94%左右,含杂质较多,结晶比较粗,颗粒大,颜色也不够洁白,含氯化镁也比较多,所以粗盐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变潮。所含杂质主要有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钙、硫酸镁和锶、硅、氟、碘等微量元素及泥土。因此,除咸味外粗盐还兼有苦味。多用于腌制菜、鱼、肉等。 精制盐是将粗盐溶解去杂处理后,在蒸发结晶而成。颗粒比较细,,呈白色细晶体,氯化钠含量在96%以上,含杂质少,易溶解,无涩味及其他异味。咸味比粗盐轻,最适合于调味。粗盐中氯化镁比较少,不易受潮,但其中碘的含量粗盐中少,这是精盐的一个缺点。在精制盐中加入碘就成为加碘盐,它的优点是可以防止因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肿病,即大脖子病。

2.食盐的品质

食盐的外观品质直接决定了其内在质量,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因而通过外观品质可以判断食盐的质量。

(1)咸味 纯净的食盐应具有正常的咸味,如有苦涩味或有牙碜的感觉,说明含有较多的钙、镁等水溶性杂质或泥沙,不宜直接食用,只能用于食品加工中的腌制操作。

(2)色泽 纯净的食盐色泽洁白、呈透明或半透明状。平直、品质低劣的盐因含硫酸钙等水溶性杂质和泥沙较多色泽晦暗、呈黄褐色。

(3)晶粒品质好的食盐晶粒整齐,表面光滑而坚硬,晶粒间缝隙较少。品质较差的盐粒结晶疏松,卤水会藏于晶粒杂乱的较多缝隙,并带入较多的水溶性杂质。

(4)水分 质量好的食盐颗粒坚硬、干燥。但含有硫酸镁、氯化钾、氯化镁等水溶性杂质越多,食盐越容易吸潮,特别是在雨天或湿度过大时容易发生“返卤”现象。

3.食盐的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食盐。常说七味盐居首,可见盐在烹饪中的作用。人吃盐是为了吸收其中的纳,钠在人体内可产生晶体渗透压,影响细胞内外水分的流通,维持体内水分的正常分布。血液里缺了盐,血的浓度就会改变,造成新陈代谢紊乱。胃液是用来消化食物的,人体制造胃液,一定要有食盐才行。没有食盐就没有胃酸;没有食言,人的食物消化和营养摄取是不可想象的。心脏缺了盐,就会停止跳动。肌肉缺了盐,就会萎缩、抽搐、无力。脑组织就会溃疡。

为了维持人体的需要,成人每天需10克左右的食盐。人体内的盐分可通过肾脏、皮肤及消化道排出。在炎热的夏季,盐分排出过多会引起中暑,因此在饮料中应加入适量的食盐。高温季节大量出汗,剧烈运动,或者患呕吐、腹泻等疾病时,人体排出的盐分过多,就会引起身体疲乏、头昏、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所以,在夏天,在运动或患病时,应该多喝加盐的开水,补充人体流失的盐分。可见,我们吃菜放盐不仅仅是调节口味,同时还是人体生理的需要。

食盐不仅是调味品,还是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的主要物质,病人在输液时常配用浓度为0.9%NaCl溶液的生理盐水就是这个道理。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液近似,钠的含量也与血浆相近,但氯的含量却明显高于血浆内氯的含量,因此生理盐水只是比较的合乎生理,其用途为供给电介质和维持体液的张力。此外,食盐也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有缓冲作用。Cl-与HCO3-在血浆和血红细胞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当HCO3-从血红细胞渗透出来的时候,血红细胞中阴离子减少,Cl-就进入血红细胞中,以维持电性的平衡。反之也是这样。

由于食盐产量丰富,价格又便宜,在工业上用处也很大。例如制造氯气、苏打、盐酸、漂白粉、肥皂、烧碱、玻璃等。

4.科学食用加碘盐

碘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我们要科学地食用碘盐,以提高碘的利用率。

首先,食用碘盐贵在坚持。人体补碘是一个长期性、日常性和生活化的过程,

正常人应经常食用碘盐,最好是天天食用。其次,碘盐储存方法要适当。碘盐应贮存于玻璃或陶瓷罐中,加盖密封放置于低温阴凉处。同时,碘盐不宜久存,要随食随买为宜。以前的含碘盐是在食盐中掺入碘化钾制成,但由于碘化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碘流失,且价格较贵,故我国从 1989 年起规定食盐中不加碘化钾,改加碘酸钾( KIO 3 )。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空气中或遇光都是不会被氧化的;而且碘酸钾是离子晶体,沸点高,不具挥发性,所以炒菜时不必强调在出锅前或食用时才加盐。一些科普文章中强调碘盐要避光保存,烹饪加碘盐忌早宜迟等,实际上是指的碘化钾来说的,对于碘酸钾不存在这些情况。碘盐虽然在空气中不会被氧化,但为防止被还原,也要注意以密封保存为好。

5.摄盐量过多的几大危害

食盐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但也得摄入有度,若长期摄入过多则会影响健康,诱发疾病。

首先,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美国一项调查统计,每人每天吃10克盐,高血压发病率为10%;每人每天吃30克食盐,高血压发病率为30% 。另有报道,平均每天吃盐量17.3克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为15.3%;平均每天吃盐量7.5克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为7.5%。说明吃盐量越多,高血压发病率越高。

其次,饮食过咸会伤骨:饮食中钠盐过多,会使肾对钙的排泄增加。同时,钠盐还刺激人的甲状旁腺,使之分泌出较多的甲状旁腺素,激活“破骨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促使骨盐溶解,因而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再次,吃盐过多易诱发儿童疾病。在现代膳食中,儿童钠盐摄入量逐渐增多,其中既有家庭一日三餐的盐超量,也有零食中含钠盐的增多。最近,儿童保健专家指出,无论是健康儿童,还是病儿,均不宜摄入过多的盐,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太咸易引发呼吸道感染。高盐饮食使得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更利于各种细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其次,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第三,高盐饮食可能抑制粘膜抵抗疾病侵袭的作用减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本身比成人低,又不容易受凉,各种细菌、病毒乘机而入,导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最后,饮食过咸可以引起胃炎、胃癌的发生:食入过量的高盐食物后,因食盐的渗透压高,对胃粘膜会造成直接损害。动物实验表明,当喂给大白鼠高浓度(12%或20%)的食盐水以后,鼠的胃粘膜发生广泛性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和坏死,而低浓度的食盐水则不会引起这些病理改变。高盐食物还能使胃酸减少,并能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2具有提高胃粘膜抵抗力的作用,这样就使胃粘膜易受损而产生胃炎或胃溃疡。同时高盐及盐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它在胃内被细胞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铵,具有极强的致癌性。

因此吃盐不宜过多,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10克。高温作业和出汗多的人可适当多点,以补充盐分的丢失。

二、食用油

1.食用油脂的功能

油脂是人类饮食中发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众所周知,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从而增进人们的食欲。所有油脂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滋味,我们每天的烹调离不开食用油,同一道菜因所使用油脂不同而滋味有很大的差异。耐饥渴是油脂的又一功能,它能延长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所以油脂类食物有难消化的感觉。

食品工业中使用油脂烘烤食物,不但增加食物的营养,同时起着润滑的作用。油脂分布在面团中,能阻止面筋形成连续喝韧性结构,使食品松脆可口。油脂用于煎炸食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有效的传热介质,特别适合于迅速和均匀地将热量传递至食物的表面。油炸比其他烹饪方法优越之处就在于其过程特别迅速,同时不会使食物过分干燥,也不会失去水溶性的成分。此外,糖果点心的制造、人造奶油等都使用大量的油脂。

2.家庭生活中的常用食用油

(1) 橄榄油 它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所有食用油中属于最高的一类,它有良好的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坏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胆固醇(好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胆囊炎、胆结石发生的作用;橄榄油还含维生素A、D、E、K、胡萝卜素,对改善消化功能,增强钙在骨骼中沉着,延缓脑萎缩有一定的作用。但橄榄油价贵,味淡,缺乏诱人的脂肪香味,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对它的口味不太欢迎。

(2) 茶油 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与橄榄油相仿,所以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据报道,某茶油产地的居民,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其他地区的人群低。

(3) 菜子油 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很高,故有与橄榄油相似的作用,它还有利胆的功效。由于菜子油是所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油中价格最低的,所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4) 花生油 含丰富的油酸、卵磷脂和维生素A、D、E、K及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所以有降低血小板凝聚,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民间认为多吃花生油容易 上火 ,这是由于花生油中的花生烯酸导致人体变态反应的缘故。

(5) 葵花子油 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α-亚麻酸在体内可合成与脑营养有关的DHA,孕妇吃葵花子油有利于胎儿脑发育;含有的维生素E、A等,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防止干眼症、夜盲症、皮肤干燥的作用。它也含有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易酸败变耗,因此购买时一定要选出厂不久的,并尽可能趁“新鲜”吃掉。

(6)麻油 有“植物油之王”的美誉,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钙、磷、铁、卵磷脂、维生素A、D、E,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防治便秘、冠心病、

糖尿病、头发早白以及润肤美容的作用,中医认为肺气肿患者,在睡前及次日起床前喝一点麻油,可减轻咳嗽症状。

(7)猪油 它含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吃得太多容易引起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肥胖等,但也不要不敢吃,因为其含的胆固醇是人体制造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自行合成维生素D的原料。猪油中的α-脂蛋白能延长动物的寿命,这是植物油中所缺乏的。

3.功能性油脂

功能性油脂指的是对人体有一定保健功能、药用功能以及有益健康的一类油脂类物质,是指那些属于人类膳食油脂,为人类营养、健康所需要,并对现已发现的人体一些相应缺乏症和内源性疾病,特别是现今社会文明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有积极防治作用的一大类脂溶性物质。其中既包括主要的油脂类物质甘油三酯,也包括油溶性的其它营养素如VE、磷脂、甾醇等类脂物。油脂中一些具有重要健康作用的脂肪酸有,亚油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4.食用油脂与健康

毛油中所含的大量杂质水分、磷脂等物质对油脂的食用有很大影响,过多的杂质会使油脂色泽加深、浑浊,而且在烹饪中,由于磷脂的存在,油脂受热会大量起泡泛沫,煎炸食物时会引起“溢锅”,严重影响使用质量。另外,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大大缩短油脂的贮存时间,毛油中如含有过量的水分、杂质会加快油脂的分解变质,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使油脂很快酸败变质,不利于油脂贮存,体现在理化指标上就是其酸价增加。

三、酒

概叙

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酒曲发酵而制成,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不但是人们喜爱的饮料,而且也是烹调食物的重要调料。人们在炒菜、烧鱼或炖肉时加一点酒,可以增加菜肴的香味。这是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遇到肉类或蔬菜中的有机酸以及食醋是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脂类化合物。因此,酒还可以用来去除腥味。生鱼、生肉里有一些腥味的胺类物质,因为乙醇能渗透到鱼或肉组织的内部,溶解这些胺类。加热后随着乙醇的挥发,一些膻腥物质也一同被除去。

1.酒的生产原理

酒是用粮食为原料经酒曲发酵而制成的。其生产原理是将米、大麦、高粱、玉米、或薯类加热蒸煮,使淀粉粒吸收水膨胀破裂,形成淀粉糊。然后加入酒曲,淀粉在酒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在经酵母中所含的麦芽糖酶的作用,经过葡萄糖而变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相关注意事项

黄酒和啤酒一旦开启瓶口饮用或烹饪菜肴,必须尽快用完,否则就会发酸变质。这是因为空气中的醋酸菌把酒中的乙醇氧化成乙酸的缘故。白酒则不会发生这些变化,因为白酒中乙醇的含量高,在高浓度的乙醇中醋酸菌不能存活,所以白酒不会变酸,容易保存。

四、味精

1.概叙

味精学名叫做谷氨酸钠。成盐前的谷氨酸是用生物技术以玉米、大米、淀粉等为原料制取的,其化学结构和性质与牛奶、鸡蛋、猪肉中所含的谷氨酸完全相同。科学实验证明,味精进入人体肠胃后很快就会分解出谷氨酸,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脑组织结构,增强记忆力,安定情绪,保护肝脏;临床实验还证明,氨基酸对治疗神经衰弱等疾病有着明显的效果。

2.味精的正确使用

首先,味精不宜用在酸性或碱性比较浓的食物里,因为这时的鲜味即被压抑,此时不仅不显鲜味,还会遇碱而变成谷氨酸二钠。谷氨酸二钠是胺类物质,会产生氨水臭味。

其次,在70-90摄氏度时,味精即随水蒸气挥发;超过130度后,它就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但失去鲜味,而且会产生一定的毒性。因此不要在高温下使用味精味精,一般等菜肴温度降至70度左右再使用为宜。温度过低也不行,,做凉菜时,因为温度过低,味精不能一下全部溶解,鲜味也不能充分发挥,可以先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中,这样效果比较好。

另外,味精和食盐混合使用会比单独使用产生更鲜的味道,这是食盐的助鲜作用引起的。当食盐的用量为味精总量的10%—20%时,鲜味最好。商店里出售的味精,袋上标的“80”字样,就是指其中含有80%的谷氨酸钠、20%的食盐。

最后,味精也是潜在的污染食品,食用过多,有害无益。因为大量摄入味精,会使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升高,从而限制了二价阳离子钙和镁的循环,可造成一次性头痛、心跳、恶心等不适。成人每天摄取量最好不超过6克,孕妇和孩子少食为好。

五、糖及糖精

1.白糖

白糖是把红糖中的糖蜜分离出去以后,再经过脱色和结晶制成的。适当食用白糖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但过多就会妨碍钙的吸收。糖是营养物,但应控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

到底一个人一天吃多少白糖合适,国外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每日每公斤体重控制在0.5克左右。也就是说,体重20公斤的儿童每日不超过10克,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日约30克左右。所以,平时要掌握食品中的含糖量,以免过分摄食。

人们(尤其是婴幼儿和老人)吃食物时,不要蘸着生白糖吃。正确的吃法是先高温加热3~5分钟后再进食

2.糖精

糖精的化学名称叫做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其化学式为C7H5NO3S,无色单斜晶体,并不是糖。糖精比蔗糖甜五百倍,食品中只要含有十万分之一的糖精,我们就能够尝得出甜味来,所以使用糖精时,用的量一定要很少,放多了反而会使食物发苦。糖精没有营养价值,不产生热量,不为人体所吸收,它大量用于制造糖尿病人的食品和药物。同时它还可避免食糖所导致的龄齿和发胖。但它的味道不如食糖鲜美。糖精只能提供甜味,它本身不会被人体所吸收和长时间地留在身体内,人吃了糖精以后,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就会被排出体外,所以糖精既无毒性,也没有营养价值。目前,一般家庭中已很少有人食用糖精。它大部分用在食品加工工业中以代替一部分蔗糖。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果患糖尿病的人想吃点甜食,但不能吃糖,则不妨吃点塘精,作为一种无害的调味品。

3.食糖与健康

糖不宜摄取过多,否则会产生饱腹感,影响对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长此以往,会导致营养缺乏、发育障碍、肥胖等疾病。营养调查还发现,虽然吃糖并不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促进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龋齿、近视、佝偻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白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钙、钾缺乏等营养问题。多吃甜食还会使人体血液趋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并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缩短20年。对于女性而言,更要注意是是吃过多的普通糖会催人衰老。

大量食糖虽然有害,但如果少量并在合适的时候食用,对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好处。总之,对糖的食用必须适度合理。

结束语: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好的调味品加上合理的调味技术就能烹饪出香甜可口的美味佳肴。但在美味的同时,也有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比如现在很多小餐馆的菜品往往存在口味重,添加的调味品过量的问题,而这往往是不符合我们对健康的需求的。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的饮食之中不要一味的追求味道重,吃起来香的食品,久而久之对我们的身体有害无益。本人在高中的时候学的是理科,对于化学一直比较感兴趣,虽然无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是通过这门校选课的学习,丰富了自己的化学知识,并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因此就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化学入手,对化学与调味品这一专

题做了一下系统的探究、整理,由于本人所寻找的资料也大多源于网络,自己也没有能力分辨正误,有不合理之处恳请老师您的指导。

参考资料:

生活中的调味品:http:///jiaoyu/show.aspx?id=104&cid=6

曹雁平:《食品与调味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化学与生活小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