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拿手好戏”就是自己擅长的东西,不限于学习,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课本中给出了各种“拿手好戏”,常见的如跳舞、唱歌、画画,不常见的如挑水果、爬树。正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次习作便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亮之处。在本次习作中,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感受、看法写出来,即要写出真情实感,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呈现自己拿手的方面。本次习作还要教会学生列提纲,列提纲是一个很好的整合材料、安排详略的习作步骤,学生在本次习作训练中必须掌握。
教学目标:
1.写一写自己的拿手好戏,说说这个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2.学会安排材料的先后、详略。
3.学会列习作提纲。
4.增强自信心,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
重点难点:
1.学会列习作提纲。
2.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写出感受和看法。
教学准备: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想想自己的拿手好戏,如果不确定,可以问问家人和朋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游戏激趣:姓名、本领对对碰。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习作主题是“我的拿手好戏”,突然让大家说说自己的拿手好戏,估计有些同学还有些疑惑:我的拿手好戏到底是什么呢?“拿手好戏”就是最擅长的本领,一说到某个本领,我们就能想出某个人的名字。那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我来说某个人物的拿手好戏,看大家能否迅速说出他的名字。有些是现实生活中的名人,有些是课本中的人物,还有些就是我们班上的同学哦!
(1)教师说出小说中或某个领域的“拿手好戏”,学生抢答。
小说中人物:七十二变(孙悟空)书画界人物:画牛(戴嵩)
体育界人物:游泳(孙杨)舞蹈界人物:孔雀舞(杨丽萍)
(2)教师说出某个方面的本领,学生说出班上同学的名字。
写作文英语口语画画舞蹈书法跑步
预设: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猜测一些名人和班上同学的名字,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拿手好戏”的意思。学生要明确“拿手好戏”应该是某人非常擅长的某个东西,而不是喜爱的东西,因为喜爱不代表擅长。
2.引出本次的习作主题。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游戏中所说的那些拿手好戏可以算得上是突出的特长和本领。其实,并不是只有唱歌、跳舞、写作、书法才是拿手好戏。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课本上的文字,看看里面提到了哪些拿手好戏吧!
二、明确要求,学写提纲
1.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了解具体习作内容。
(1)阅读第一小节文字,明白“拿手好戏”可包罗万象。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进行点评,结合对他的了解,看看他表达的算不算他的拿手好戏。
(3)指名上台说说自己感到自豪的拿手好戏。
预设:谈话启发学生搜索说话的素材,激发学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欲望,为下一步写作做铺垫。
(4)明确自己的拿手好戏后,阅读课本上的习作提示,思考注意事项。
①拿手好戏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练成的。结合典型事例来写,突出“有趣”。
②写作时要安排好材料,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来写。
③详略要得当,重要的内容要详写,不重要的内容要略写。
2.学生进行习作构思,学写习作提纲。
(1)阅读课本上的习作提纲,对如何列提纲有一定的认识。
(2)师生交流习作提纲的主要内容和写法。
明确:习作提纲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
①题目。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②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中心思想。
③结构安排。这是习作提纲的主要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A.安排好材料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以简洁的文字或小标题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B.确定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重要部分再说明如何写,可用简洁的文字或小标题标明写的是什么。
注意:提纲的形式不固定,可以用条款式,也可以用结构图式,只要表达清楚即可。如课本上的提纲还可以转换成下面的形式:
题目:《三招挑西瓜》
主要内容:“我”的拿手好戏是挑西瓜。
中心思想:“拿手好戏”也有不灵的时候,还得多多训练。
结构安排:
一、“我”是怎样练成挑西瓜的拿手好戏的。(略写)
二、周末和同学郊游时挑西瓜、吃西瓜的趣事。(详写)
1.我用“看、听、拍”三招,自信地挑了两个大西瓜。(次详)
2.第一个西瓜很好,得到同学的夸赞,我很得意。(次详)
3.第二个西瓜没熟,我很尴尬——拿手好戏演砸啦!(详 …… 此处隐藏:242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核心学术期刊分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