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8)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4.在难度等级模式中,第一语言中的某一项目在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其难度等级是________。
A.二级 B.三级C.四级D.五级
5.所谓“句型法”或“结构法”指的是________。
A.视听法 B.情景法C.听说法D.交际法
6.下列不是“我昨天见面了老师。”这一偏误句生成的原因的一项是________。
A.母语迁移 B.教学误导C.使用交际套语D.目的语规则泛化
7.下列不能体现教材编写趣味性原则的一项是________。
A.工具性 B.生动性C.现实性D.多样性
8.下列不属于二语教学中词汇控制内容的一项是________。
A.数量控制 B.词类控制C.等级控制D.重现率控制
9.在讲授“难怪”的词义时,下面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A.利用语素释义 B.利用形象释义C.利用情境释义D.借助翻译释义
10.俗字源释义法不适合用于下面哪个汉字的教学?________。
A.湖 B.安C.灭D.好
叁案例分析与定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李晓雨是华文学校一位年轻的汉语老师,刚参加过中国汉办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国外汉语教师来华研修班学习,对培训院校介绍的汉语课课堂教学模式很是认同,该模式为:展示-练习-表达,根据这一模式,某一综合课课文教学通常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A.生词教学:展示生词——练习生词
B.课文教学:展示课文——练习课文——(表达)
C.语法教学:展示语法——练习语法——(表达)
D.练习甲:单项练习
E.练习乙:综合练习
李晓雨老师认为,这种“展示—练习—表达”三部曲模式既照顾到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渐进性,又重视进行大量的语言技能操练;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可控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作用,可操作性很强。
这天,李晓雨老师要上的课文如下:
山本:这是你的课本吗?
王林:不是,这是李大中的课本。
山本:这是你的本子吗?
王林:不是,这也是李大中的。
山本:这件衣服呢?
王林:也是李大中的,这些都是李大中的东西。
山本:那支笔是谁的?
王林:是我的。
山本:那台电脑是谁的?
王林:也是我的。那些东西都是我的。
山本:那两台录音机都是你的吗?
王林:不,一台是我的,一台是李大中的。
山本:我可以用一下你的录音机吗?
王林:对不起。我的录音机坏了。你用李大中的录音机吧。
山本:哪台录音机是李大中的?
王林:那台。
李晓雨老师为这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生词处理完了以后,进入到语文处理环节。在必要的课文范读、带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等操练后,有个学生用母语(第二语言)问道:“老师,他们(语文里的人物)为什么说这些话?他们在干什么呀?”李晓雨老量一愣,回答:“别管他们在干什么,记住里面的生词、句字就行了。”随后,李晓雨老师就课文内容进行了如下反复的操练:
上一篇:寻常型痤疮的中西医治疗.docx
下一篇:新课标语文《怀疑与学问》学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