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5-05-02
时间:2025-05-02
11
2006年10月晋 图 学 刊Oct.,2006
2006年第5期(总第96期)ShanxiLibraryJournalNo.5,2006(IssueNo.96
)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刘崇欣,陈延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3
摘 要:、信息道德三个,,设计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
关键词:::A 文章编号:1004-1680(2006)05-0009-04 迈入21,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并在信息素质的认识上达成共识,认为信息素质一般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其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围绕这几方面展开。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如何构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 培养目标在设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之前,首先要明确其培养目标。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获得评判性思考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创新意识;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收集、组织、开发和利用行为的自觉性。
(2)信息技能的培养。培养大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新技能,能够利用数据库服务或计算机联网服务方式,快速、有效而又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自主进行思考、研究、探索、讨论、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的应用信息知识解决专业中的具体问题。
(4)培养大学生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利用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使大学生具有理想的知识结构
3
和能力结构,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
(5)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及正确的信息观念。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循一定的伦理和道德标准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和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自觉抵制信息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共同推进信息化社会健康的发展。2 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思想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是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设计要按照设计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思想来进行。总体思想如下:
(1)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体现信息素质整体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包含三个层面: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培养;信息道德教育。
(2)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授课时间。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分成新生、大二、大三和毕业班四个阶段的教育,形成有效的、层次化的信息知识课程体系。低年级学生安排基础课程比较适宜,进行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的教育,基础工具的使用。基本技能的掌握。对于高年级学生则结合专业重点培养信息能力。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拓展信息素质教育空间。整个教学过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32117)
9
11
2006年10月晋 图 学 刊Oct.,2006
2006年第5期(总第96期)ShanxiLibraryJournalNo.5,2006(IssueNo.96)
面,一方面要切实加强信息素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组织科技信息交流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等。比如参与专业情报研究,大学生在参与情报研究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信息意识、强化信息需求、提高信息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信息吸收、信息利用和信息加工能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举办各类专题学术讲座,让大学生了解新技术、新进展、
新动态
,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状况;信息环境的演
变过程
;信息交流机制;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各领域最新学术进展等。
总之,以信息素质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安排相应课程的授课时间,形成三个层面上的四个阶段的教育,如图1,再辅之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培养目标。2所示。
图1 课程体系设计总体思想
图2 课程体系设计流程
3 课程体系设计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并非简单地开设一些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文献检索类选修课或系列讲座,亦非生硬地开设几门相关课程,罗列信息学、文献学的内容,而是要切实按照信息素质教育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构筑科学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层面:
(1)信息意识教育,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意识,信息更新意识。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对自身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对信息科学、正确的认识,可以开设《图书馆10
利用》、《信息学导论》等课程。
(2)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询、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分析能力,信息的有效利用、评估、传播能力等,可以开设《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概论》、《数据库概论》、《信息检索与利用》、《专业英语》、《信息管 …… 此处隐藏:342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LECD)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方法
下一篇:换发办学许可证申请报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