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 12讲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第12讲 辛亥革命
考纲要求课标提示
辛亥革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知识点一 1.条件
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1)经济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进行了所谓 资本主义 的发 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_ 展。 (2)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形势的 上海 和日本的东京。 发展。中心在中国的_____
(3)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其中,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是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第一个 中国同盟会 。 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_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武汉 成为民主 (4)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时机逐渐成熟。_____革命的摇篮。 (5)1911年5月,清政府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引起保路风 潮,四川同盟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
湖北新军 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_________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______________ 楚望台军械库 。12日,占领武汉三 镇。
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知识点二1.高潮
辛亥革命的高潮和结果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
立,定都南京。(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各种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_________ 民主权利。 ① 内容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责任内阁制 。 实行 ___________ 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 ②评价 宪法。 b.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2.失败 (1)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 出辞职。 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1913年3月,袁世凯在_____ 3.功绩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起资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_________ 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观念 (3)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_________
深入人心。(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易错易误]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即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仍 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经济基础仍然是封建小 农经济。 [观点术语]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
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其中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责任内 阁制效仿了英国。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 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更
具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历史,因此从最终结果上看,辛亥革命失败了。
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要点一
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丰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史料研读]主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其影响①“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以参议院、临 ——节选自《临时约法》 史料二 全国的②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 选举产生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 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③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 ——节选自《临时约法》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史料一
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注】①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 【注】②指明立法权的归属。 【注】③说明大总统权力受到参议院的限制。
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启蒙思想 的影响。 1.史料一说明《临时约法》深受_________ 史料二体现了《临时约法》制定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 袁世凯 的专制独裁。 _______ 2.陈旭麓先生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揖美 追欧”的结果。结合上述史料,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
体现了西方分权制衡、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的思
想;仿效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深度思考]多角度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2)思想:体现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 (3)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
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4)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 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 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 治到 …… 此处隐藏:111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