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学科教育的入门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它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内容涉及面广的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以及计算机工作基本原理和常用计算机基本术语。学完本课程后必须能通过福建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语种)。
本课程无须先修课程。它是所有计算机课程的最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4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6周,总课时数64学时。其中实验时数30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使在校大学生系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的本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使学生具备通过计算机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包括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基本知识的掌握及在
Windows XP操作系统环境下管理计算机资源、正确理解与使用网络资源、在学习、工作中运用办公软件的基本能力,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与演示,上机实践与训练,课后习题练习等环节,学生能顺利通过福建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福建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语种)。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第1章 微机系统组成信息社会与计算机
上一篇:泳池水处理系统设备清单机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