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6)

时间:2025-07-08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

装备部分,有一定的短缺现象,1947年12月,国民党军(正规军)计有104个整编师(军) 279个旅,198万人,装备步枪72.0317万支,轻机枪6.1399万挺,重机枪1.1949万支,冲锋枪

6.7855万支,手枪4.0077万支,中口径迫击炮7506门,60炮9600门,战防炮1474门,步兵炮260门,山炮1257门,野战炮503门,榴弹炮401门,掷弹筒38364具,火箭筒1191具,战防枪1058支,从统计上看,轻装备较为充足,估计达到编制的80%以上,但在重装备方面,如把山野榴及战防炮分给各部队,则每师(旅)仅有战防炮及步兵炮4-6门,山炮3-4门,如不把各独立炮兵部队算入,则各整编师(军)有野炮及榴弹炮8门左右,大大低于编制。而实际情况则大为不同,一部分没有后台的杂牌军装备很差,使用土制枪械,如在襄樊战役中,除了104旅有4门重迫击炮外,川军163、164两旅最重的武器是82迫击炮,有的杂牌部队一个整编师(军)只有1个山炮营,还有一些重建的部队只有轻装备,但多数部队的轻武器供应是较充足的,重装备则有一定的短缺,而少数较有背景的部队则装备不缺,甚至超过规定。如整编11师、原虽名义为全美械装备,但如上所述,为美日装备混装,由于陈诚为参谋总长,在他的大力补充下,到双堆集战役时,除步机枪全为国械外,18军己为全部美式武器装备,已无日械与国械装备了;而且达到团有迫击炮8门与战防炮6门,营有8挺重机枪与4具火箭筒,连有六零炮6门与12挺轻机枪之水平;再如5军,则每师除山炮营外,尚有1个重迫击炮连,团战防炮连有6门战防炮。而当时的其他美械部队的编制只能达到团有迫击炮4门与战防炮4门,营有6挺重机枪与2具火箭筒,连有六零炮6门,班有1挺轻机枪与2支冲锋枪的水平,而且夹杂有不少日械与国械装备。

而据统计,在1946年7月-1948年7月的两年时间中,解放军总共缴获步枪九十万余支,机枪六万四千余挺,迫击炮八千余门,步兵炮五千余门,山炮、榴弹炮、加农炮一千一百余门。此时,由于武器装备的大量缴获使解放军的装备得到极大改善,已与国民党军的水平相接近了,如东北野战军各纵队一个连有9挺轻机枪与9个掷弹筒,华东野战军的三纵八师有9门山炮和6门战防炮。

大体上、如不算被歼后重建,国民党在三大战役前共计有美械及全美械装备部队106个师(旅),交警部队18个总队又4个教导总队;20个保安团。到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这才出现了装备消耗殆尽,捉襟见肘的困境,此时,除了部分未被歼与有背景的部队装备较为齐全外,有不少部队只有轻装备甚至几个人一支枪。这时的解放军不但在士气与人数上压倒了国民党军,而且在武器装备上也超过了它。不过、任何一个政权在近半年的时间内损失了二百多万军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四、国民党的军工生产情况

对于国民党的军工生产情况,我只能说:国民党没有把其军工生产放在优先地位,之所以这样说,是根据国民党军工方面的档案得到的结论。根据国民党方面的档案,在抗战时期,国民党方面的主要弹药装备的最高年产量为:步枪139200支,机枪20400挺,82迫击炮2520门,79步枪子弹252000000发(由此可见,所谓的抗美援朝头两年用了1.2亿发杂牌子弹的说法是何等可笑了),山野炮弹780000发,82迫击炮弹2140000发,手榴弹5100000枚,60炮可月产350门,60炮弹月产10万发,而到了内战时期的1948年上半年,可月产中正式步枪13000支,轻机枪1000-1200挺,重机枪500挺,82迫击炮250-300门,60炮700门左右,步机枪子弹2500万发,82迫击炮弹10万发左右,60迫击炮弹12万发左右,大致上,如果考虑到国民党接受了沈阳等在日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