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变量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_基于宏(3)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压力测试
风险与内控
OFACCOUNTING
宏观经济变量及其yt的一阶滞后变量(考虑到宏观经济冲击的滞后性往往为一年)的数据代入,利用Eviews5.0与yt进GDP增长率ZGDP、通货膨胀率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CPI、房价指数RE、贷款利率R、进口总额同比增长率M以及yt的一阶滞后变量这六个变量显著,而失业率U和广义货币增长率M2不显著,被剔除。然后再利用式(3)进行各宏观经济变量的自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1)在1%到10%的显著性水平上,CPI指数、GDP增长率、进口额增长率M、贷款利率R以及房价指数RE均显著影响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各且信用风险的转换指标受其滞后一期值的显著影响;(2)宏观经济变量均受到其滞后项的显著影响,且除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RE外其余宏观经济变量还受到了转换指标滞后一期值的影响。
2.结果分析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宏观经济变量中贷款利率R对转换指标的影响最大,R的上升代表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为了按期还本付息,企业就必须拿出更多的利润交给银行,如果融资成本大于企业盈利能力,那企业就有违约的冲动,使得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而CPI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与
表2
R则恰恰相反,其上升预示着国家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大幅上升,减少银行的信用风险。GDP增长预示着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比较景气,经济处于上升繁荣期,企业平均盈利能力较好,不良贷款率也将随之下降。进口总额增长率M上升,对我国的出口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致使其业绩下降,进而会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的上升,会使得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产生泡沫经济,鉴于目前我国房屋贷款在银行贷款中的比重,将会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显著提高,进而增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可以发现转换指标的滞后一期对当期影响显著。显然,模型的回归结果符合经济学上的解释。
四、宏观压力情景的设定及其风险分析
压力测试主要是通过情境设定,根据情境假设下可能的风险因子变动情形,重新评估金融商品或投资组合的价值。通常重新评估的方式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是情境设定的方式却有很多种选择。情境分析是目前应用的主流,即利用一组风险因子定义为某种情境,分析在个别情境下的压力损失。情境分析的事件设计方法有两种:历史情境分析和假设情境分析。整个程序通常分为两大步:一是情境设定;二是重新评估。
回归结果
被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
yt
截距CCPICPIt-1ZGDPZGDPt-1
MMt-1RRt-1Rt-2REREt-1REt-2yt-1F值DW值Adj.R2
0.743***114.3042.1020.972
-0.885*18.8651.8290.598
-2.79936.1491.8350.865
-32.189***24.6661.8260.811
0.312**32.7232.1870.852
105.3352.0960.900
-0.055***
1.587***-0.992***
-0.155***
1.680***-0.953***
-0.012***
-0.417**
0.052**
-0.436***
1.491***0.106***
0.876***CPI2.393**
ZGDP21.803***
M109.039***
R0.987***
RE2.734***
注:***、**、*分别表示在1%、5%、10%置信水平下显著。90
会计之友2010年第8期上
上一篇:2015年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房建11)考试及答案(7
下一篇:最新学生评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