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视野与文本解读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 理论的提出及背景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首先起源于西方,正 式为之命名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全面的 理论阐述则是集中在德国学者沃尔夫冈 韦尔施的 《重构美学》和美国学者理查德 舒斯特曼的《实 用主义美学》两部著作中。韦尔施认为当代社会 铺天盖地经历了一个令人瞠目的审美化过程。 “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西方 社会在进入后工业社会(或者消费社会)以后, 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 。
西方文化理论 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 后殖民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 语言中心论 新批评 新历史主义
二 进入后现代社会 贝尔把社会历史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 会,并宣称“我的重点在于技术的影响。 前工业部门主要是资源采撷的,它的经济以农业、矿业、 林业以及天然气或石油等其他资源为基础的。工业部门主 要是使用能源和机器技术从事制造商品的。后工业部门从 事加工处理,其中电讯和电脑对于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极其 重要”。 波德里亚却认为,“如果说有一样东西是马克思所未曾想 到的话,那就是释放、耗费、奉献、挥霍、游戏和象征”。 根据他的分析,当代社会与以往社会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 生产力、生产方式或生产工具的变化,而在于人们关注的 重心和生活的重心均从“生产”转向了“消费”,人们不 再为生产中的问题所困扰,而是被以供消费之物紧紧包围:
三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指“那些艺术的亚文 化”。 如“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达 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它们 一方面直接挑战艺术作品,渴望击碎笼罩在艺术 头上的神圣光环,并对艺术作品在博物馆与学术 界中受人尊重的地位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则认 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也可以是任何事物, 包括那些从不被列入博物馆的、偶然性的表演或 事件,包括身体以及其他任何可感物体,包括大 众文化中的琐碎之物和下贱的消费商品等,都可 以闪烁出艺术的光芒,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没有 界限。
其次,是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 这种观念“既关注审美消费的生活,又关注如何 把生活融入到(以及把生活塑造为)艺术与知识 反文化的审美愉悦之整体中的双重性”,它是与 “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消费、对新品味与新感觉的 追求、对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的建构”等消费文 化特征联系在一起的,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例 子,是福柯在赞同波德莱
尔现代性观念时提到的 现代人的典型形象,即“花花公子,他把自己的 身体,把他的行为,把他的感觉与激情,他的不 折不扣的存在,都变成艺术的作品”。
第三,“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 号与影像之流”。 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实在与影像之间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现实日益按 照传媒的方式被构造、陈述和感知。比如电视对海湾战争的报道,更 多的是一种仿真技术的运用,而非对牺牲者真实情况的播映。传统意 义上的“眼见为实”被搁置,现实走上了非现实化的道路。而人们对 “现实”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只要物品、事件的仿真意义得到实现, 消费者就已心满意足——同样的例子中,观众的注意力在于对海湾战 争报道的“观看”,而不是对海湾战争真实情况的了解。推而广之, 消费社会中商品的“记号价值”已经取代了原初的“使用价值”, “我们对商品的享用,只是部分地与其物质消费有关,关键的还是人 们将其用作一种标签”,消费其抽象的象征意义。 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第二种含义由于是围绕主体的意识和 行为(所谓生活方式)来界定的因而可以称为“主体含义”的话,那 么第三种含义可以称为“客体含义”,因为它是围绕主体所生活的 “世界”来界定的。简言之,第二种含义关注的是“我”,第三种含 义关注的是“物”。
四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 (1)历史先锋派:把握日常生活的“非日 常性”。 通过取消以区别于生活为传统的体制艺术,把艺术变成普通 的日常生活,人类生存将可以具有一种审美特性。用蒙德里 安的话来说:“终有一天,我们将能够像现在对艺术的了解 那样,没有艺术也照样生存;美将会变得丰稔成熟,变成触 手可及的现实,人类在没有艺术的情况下将不会失去很多。” 那么日常生活如何能够实现自身的审美化、诗意化? 首先,历史先锋派充分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性元素,并 把这些诗性元素大量地应用到艺术中,他们在刻意亵渎了神 圣的自律艺术的同时也发现了日常生活的另外一张面孔,那 就是神奇性、差异性、富有意义。这些日常生活的诗性元素 既包括最普通的日用品,也包括偶尔的幻想、梦境、神秘经 验等等。超现实主义还非常重视梦境、幻想、神秘体验、狂 欢庆典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新奇经验
(2)大众文化:在日常性中创造审美的日常生活。 借助大众消费文化改造日常生活,使之充盈着审美设计的 元素。 在一开始,审美的日常生活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它 是炫耀性消费的表现形式,因此,闲暇是产生
日常生活审 美化的必要前提。格按照丹尼尔 …… 此处隐藏:182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