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教案
时间:2025-02-23
时间:2025-02-23
奥数的行程问题!
第七讲 行程问题(一)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x教育内部教材六年级《行程问题》。
一、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联系,正确的分析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判断出题目是属于哪类行程问题,利用线段图求出对应时间、速度或者AB两地之间的距离,本节课贯穿了行程问题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掌握解答行程问题的基础,是行程问题领域的基础知识,是小升初考试的必考知识点。
二、学生分析(说学情)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相遇问题,会根据路程和速度,求出相遇时间,对于行程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正确的分析出相遇问题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2、能借助线段图数形结合来理解题意,说出解题步骤,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答应用题。 能力目标:
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答相遇问题的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答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四、教具、学具准备: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例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出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补差,满足不同的需求。”
六、教学过程(说过程)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3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 1
上一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测验三答案
下一篇: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