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5-04-06
时间:2025-04-06
沈阳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7日 信息来源:中国沈阳
--------------------------------------------------------------------------------
——2011年1月11日在沈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海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以“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7.4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62.5亿元,增长1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5.4亿元,增长17.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40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5元,增长14.3%。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361.4亿元,增长19.1%;实现利税660亿元,增长29.5%;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到50.3%。机床、北方重工、远大等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沈鼓等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取得新进展,宝马新工厂、米其林搬迁扩产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编制完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现代建筑产业园、泗水科技城等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我市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投入“三农”资金104.7亿元,增长13.7%。克服了洪涝等多重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32.5亿公斤,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新增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面积44.4万亩,开工建设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事项目90个。县域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县城和新城、新市镇建设步伐加快。县域特别是四县(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242.2亿元,增长13.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
达到52.8%。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新增金融机构6家、小额贷款和融资担保机构25家。会展交易额实现1600亿元,旅游总收入实现528亿元,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金廊核心段29个重点项目和东北总部基地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
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市规
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完成1006亿元,增长19.5%。并购国内外高科技企业10家,引进51个海外研发团队,东软集团软件架构新技术实验室和北方重工全断面掘进机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市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行列。4个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项目签约落地,当年调资超千万美元项目84个,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5亿美元。调入内资910亿元,增长68.1%。外贸出口实现42亿美元,增长20.0%。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
空间资源要素实现优化配置。全面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了区域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和中心城区扩容,东陵区、浑南新区和航高基地“三区”实行合署办公。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严格实行净地出让,土地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
“四大战役”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实施植树绿化工程,整修改造了一批道路桥梁。强化建筑市场监管,25家市政园林企业因施工质量、资质等问题被清出沈阳市场。开展“清洁沈阳”活动,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加强道路交通综合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
浑南新城建设全面启动。编制完成新城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启动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水系改造和绿化工程,农民回迁房建设加快推进,沈阳南站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十二运”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有序展开。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地铁1号线通车试运营,2号线建设进展顺利。启动南北二干线、二环、三环、四环等改造建设工程,沈阜、沈彰开发大道(一期)建成通车。沈阳站、沈阳北站改造和沈丹客运专线建设加快推进。大伙房水库输水配套工程(一期)竣工。沈、抚、铁三市共享024电信区号并网工程启动实施。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首批27个示范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沈北新区、棋盘山开发区通过国家生态区验收。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144公里景观路建成通车。实施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脱硫改造工程,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
(三)重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实名制就业20.7万人,以创业带动
就业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推进 …… 此处隐藏:873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