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文学知识

时间:2025-07-10

铭志教育----您成功的阶梯

第七编:文学知识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

一、判断题

1、《诗经》同楚辞是构成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穷的影响。( √ )

2、永明体的出现不仅使我国诗歌在古体以外开出近体一宗,并且对此后的辞赋、文词曲赋、文学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

3、明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辉煌时期,《红楼梦》代表了明代小说的最高成就。 ( X )

4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对唐传奇进行的编辑。 ( X )

二、单项选择题

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 C )年间的诗歌305篇,在中国文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300 B. 400 C. 500 D. 600

2 ( A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 《国语》

3 《论语》是主要记录( A )言谈行事的一部书,以记言为主,是部语录体著作。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荀子

4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其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怀沙》《哀郢》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B )。

A. 《怀沙》 B. 《九歌》 C. 《天问》 D. 《离骚》

5 ( C )是构成了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形成了无穷的影响。

A. 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 B.《史记》与《汉书》

C. 诗经和楚辞 D. 唐诗和宋词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形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诗影响很大

7.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阐述错误的是(C )。

A.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B.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C.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商鞅 D.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

8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时间上起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总结了我国古代( C )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的第一部“正史”。

A. 1000 B. 2000 C. 3000 D. 5000

9 ( B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记载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起,至王莽帝皇四年止的两汉230年间的历史。

A. 《史记》 B. 《汉书》 C. 《左传》 D. 《三国志》

10 ( B )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11 建安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大量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为五言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 )是建安诗人主要代表。

A. 谢灵运与谢 B. 徐 、徐陵父子

C. 吾、 信父子 D. 曹操、曹植、曹丕父子

12 东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 A )开创的田园诗新题材,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A. 陶渊明 B. 谢灵运 C. 孟浩然 D. 王维

13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东晋诗人( B )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

A. 谢 B. 谢灵运 C. 孟浩然 D.刘禹锡

14 叙事长诗( B )代表着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A. 《西洲曲》 B. 《木兰诗》 C. 《》 D. 《孔雀东南飞》

1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初唐四杰”( A )的佳句。

A. 王勃 B. 杨炯 C. 卢照邻 D. 骆宾王

16.初唐四杰指的是以下哪四个人?(C )

A.王之涣、杨炯、卢照邻、李贺 B.王之涣、李贺、孟浩然、王维

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D.王勃、李贺、高适、岑参

1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田园诗人”( C )的佳句

A. 陶渊明 B. 孟浩然 C. 王维 D. 范成大

18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作者( A )被后人称为“诗仙”。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白居易

16 刘禹锡的诗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他的( C )最为人称道。

A. 田园诗 B. 山水诗 C. 咏史怀古诗 D. “新乐府”诗

1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晚唐诗人( D )所作

A. 韩愈 B. 柳宗元 C. 李商隐 D. 杜牧

20 唐代后期杰出的诗人李商隐的( B )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绮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A. 三别 B. 无题 C. 山水 D. 咏史怀古

2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 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A. 李白 B. 苏轼 C. 苏洵 D. 苏辙

2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是( C )所作。

A. 苏轼 …… 此处隐藏:593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第七编:文学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