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讲 肖佩华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七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四十年代文学概况一、第三个十年的文学环境: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环境:1.战争背景下文化中心散落、转移和重新 战争背景下文化中心散落、 战争背景下文化中心散落 汇聚(上海、南京、北京——武汉、 ——武汉 汇聚(上海、南京、北京——武汉、重 ——昆明 桂林——香港); 昆明、 ——香港 庆——昆明、桂林——香港); 2.政治的、军事的等意识形态色彩愈加浓厚; 政治的、 政治的 军事的等意识形态色彩愈加浓厚; 3. 大部分作家在颠沛流离中从呼号走向了 反思; 反思; 4.来自社会下层的现实呼声成为文学表现的 来自社会下层的现实呼声成为文学表现的 重点。 重点。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二、第三个十年文学的概况: 第三个十年文学的概况:1.解放区文学:明朗朴素的农民翻身得解 解放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 放主题、鲜明的乐观主义特色; 放主题、鲜明的乐观主义特色; 2.国统区文学 初期昂扬的英雄主义、 2.国统区文学:初期昂扬的英雄主义、 国统区文学: 救亡”文学——相持阶段艰难、黑暗、 ——相持阶段艰难 “救亡”文学——相持阶段艰难、黑暗、 现实的民族生活的史诗性文学—— ——抗战后 现实的民族生活的史诗性文学——抗战后 的讽刺性作品。 的讽刺性作品。 3.沦陷区文学:(“孤岛”文学,苏青、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孤岛”文学,苏青、 张爱玲、徐訏、师陀等作家。 张爱玲、徐訏、师陀等作家。走向现实凡 俗人生) 俗人生)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三、第三个十年文学的特征1.战争背景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分割特征; 战争背景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分割特征; 战争背景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分割特征 2.文学的民族性格在不断加强:中国特色 文学的民族性格在不断加强: 文学的民族性格在不断加强 的文艺理论建设(毛泽东、胡风); );中国 的文艺理论建设(毛泽东、胡风);中国 特色的文学创作(解放区文学的大众化、 特色的文学创作(解放区文学的大众化、 民族化实践, 民族化实践,穆旦根植于中国大地的现代 主义诗歌创作); 主义诗歌创作); 3.文学从精英立场转向了“自觉”的普及 文学从精英立场转向了“ 文学从精英立场转向了 自觉” 与深化( 与深化(深化表现在现代战争文化背景下 反思传统)。 反思传统)。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第二节 延座讲话及四十年代文艺思潮一、延安整风前的文学背景回顾: 延安整风前的文学背景回顾: 1.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 文协( 文协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 章下乡、文
章入伍”的号召; 2.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作家、有志文学青 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作家、 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作家 年涌向红色圣地延安; 年涌向红色圣地延安; 3.四十年代初延安的“杂文运动”(丁玲、 四十年代初延安的“ 四十年代初延安的 杂文运动” 丁玲、 王实味、艾青、萧军)。 王实味、艾青、萧军)。丁玲: 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 丁玲:《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 》《 艾青: 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罗烽: 还是杂文的时代》 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 王实味: 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 》《野百合花 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 萧军: 论同志的“ 》《杂文还废不得说 杂文还废不得说》 萧军:《论同志的“爱”与“耐”》《杂文还废不得说》
这些文章大多写于1941—— ——1942年延安整风之前,主 年延安整风之前, 这些文章大多写于 —— 年延安整风之前 要是针对延安民主化问题展开。 要是针对延安民主化问题展开。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毛泽东《 二、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 的讲话》1.召开:引言:1942年5月2日;结论:1942年5月23日。 召开:引言: 召开 年 月 日 结论: 年 月 日 2.内容: 内容: 内容 核心命题: 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我认为, 核心命题:“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我认为,我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 和一个“ 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 “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 群众” 的问题: 群众” 的问题:
A.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原则的问题; 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 原则的问题;“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 B. 如何去服务的问题,就是普及与提高的问 如何去服务的问题, 题。 “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的 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思想感情打成一片,通过改造思想来达到与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文艺从属于政治,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文艺从属于政治, 为政治服务。 为政治服务。 “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 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 艺术,超阶级的艺术, 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 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文艺批评的标准 …… 此处隐藏:74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