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文脉与城市特色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江苏城市规划总第138期
2006年 第5期
城市空间文脉与城市特色
萧 明
【摘要】城市特色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个论题。针对现实普遍存在的特色危机,论文选择以城市空间文脉的研究为切入点,指出特色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够体现城市发展有机延续性的空间要素之间没有建立应有的联系,需要以系统的思路,将空间文脉要素有机联系、巧妙设计,形成能够体现城市文脉特色的一个完整系统。
论文首先通过对城市特色认知规律的研究,确立了空间文脉的研究角度,指出要缓解城市特色的危机,以系统思路重新构建文脉要素的联系是必经之路。随后从文脉结构、意义重组和形式的设计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建立文脉系统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文脉; 城市特色;系统化;传统与创新
筑和城市的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观早已随现代建筑的全球化浪潮传遍世界,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形色色的现代建筑不断标新立异,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场所感被消解,日益冷酷的城市空间包围着人们;支离破碎的城市片段使城市空间失去了吸引人的魅力,人们不再有可供依赖的城市空间作为日常交往的场所,人与人之间变得疏远了,以往城市空间中浓郁的人情味消失了。城市的意义正在不断地失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世界性的课题: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城市固有的特色,使其在城市高速发展中不至于失落“自我”,并在适应环境中获得新的升华呢?
一、城市“失语”——城市意义的失落
格罗皮乌斯曾从社会学意义对城市进行了阶段划分,依次为:
(一)血缘(The Era of Kinship and TribalLaw)
(二)家族(The Era of Family and FamilyLaw)
(三)个人(The Era of Individual andIndividual Law)
(四)未来合作社会(The Future Era ofCo-operative and Communal Law)
其中的第三阶段指的是现代城市,格氏为其贴上的“个人主义”标签精确地概括了现代建
二、城市特色认知的时代性及价值取向
要研究城市特色,首先应该了解城市特色的认知问题:人们是如何认识城市特色的?什么样的城市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在我们就南京城市特色的认知所进行的公众意向调查中,在对“什么是城市特色”的问题进行调查时,很大一部分市民将城市的特色与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包括城市设施、管理的水平等)相联系,认为现代化程度越高,城市就越具有特色。而在专业领域,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可城市的文化特色、自然特色等等。(图1)可以看出,市民和专业人士在对待城市特色认知的问题上有很大的差异。这是
图1 公众印象最深的城市特色的调查结果
规划研究18
总第138期
江苏城市规划
2006年 第5期
由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城市在方方面面都存在许多基本的问题,如交通拥挤、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城市管理水平低下等等,人们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是现代化设施所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一部分人也开始意识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可贵,有感于城市建设与保护文化传统的矛盾性,而倾向于认为城市特色更多体现在人文历史和自然方面。这两种价值取向共同反映了我国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是认识城市特色的基础所在。
同时,人们对城市特色的认识也是多样的,大到历史、人文、生态,小到一座建筑物、一种本地食品,甚至对当地人的印象等等都包含在内,看法五花八门。可见城市特色确实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而且是因人而异的,人们由于各自的背景和经历的不同,对城市特色问题的认识也有深浅和角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认识倾向。
市标志物、历史遗迹、有活力的场所区域、有特色的局部空间如空间尺度、形状、质感、色彩、界面等等在内的多种要素。
(二)城市文脉特色的含义
城市文脉特色就是与城市的固有脉络紧密结合的城市特色,是强调在尊重城市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前提下建构的城市特色。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主要的观点:
■ 纵向上的协调——尊重历史
如今城市历史的价值已经为多数人所认可,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城市特色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旧城保护方法的逐步完善和相关法制的建立,在城市设计中尊重历史已经成为设计者的共识。
■ 横向上的协调——尊重现实
横向的协调是指与现有环境的对话,即尊重已有的当代建筑和现存合理的有价值的环境要素。相比起来,这一点比尊重历史环境更需要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自觉和努力。整体环境的完美需要各个当代建筑的相互协调和对话。这不仅需要设计师自觉地树立整体环境的观念和持有谦逊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法制化的城市设计制度,使建设过程在制度上保证 …… 此处隐藏:395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