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 综合自测题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普通逻辑学》综合自测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并非如果、那么;2.普遍概念;3.假;4. p q ;5.同一律;6.矛盾;7.SIP ;8.同中求异;9.类比;10.论点、论据、论证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A;5.C;6.D;7.A;8.B;9.B;10.D;11.D;12.B 三、双项选择题:1.AE;2.CE;3.CD;4.BD;5.AD;6.CD;7.BD;8.AD;9.AD;10.AD 四、多项选择题:1.B、C、D、E;2.A、B、D;3.B、C、D、E 五、图解题
的外延小而内涵多,P的外延大而内涵少。
六、表解题
A: p 由表可知,在大王与小李不同时上场比赛的条件下,A和B的真假情况是相同的。 七、分析题
1.前者为定义,后者为划分,都是错误的,前者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后者犯“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2. A、B具有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甲都赞成,违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乙都反对,不违反立即规律的要求。
3.推理形式为:MIP SIM SIP,是第一格的III式,无效,犯“双特称”或“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4. 推理形式为:(p q r) r p q,无效,只能推出“他基础不好,或者学习不努力”。
5.“对于有效三段论而言,如果一个项在结论中不周延,那么该项在前提中也不周延。因为,[在有效三段论中,如果一个项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该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违反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八、证明题
①PES(已知)
②MOP SIP(已知) ③SIM(已知)
④MOP(根据①③,三段论)
⑤SIP(根据②④,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⑥SEP(根据①,换位推理)
⑤和⑥具有矛盾关系,不能同真,如果同时肯定,违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 九、综合题
1. ①要么出车,要么走炮,要么跳马。(已知) ②若出车,则马被吃掉。(已知) ③若不出车,则炮走不得。(已知)
④马不能被吃掉。(已知)
⑤不能出车。(根据②④,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⑥炮走不得。(根据③⑤,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⑦跳马(根据①⑤⑥,不相容选言推理) 在上述情况下,应跳马。
2.(1)设“A当上了律师”为真,则根据题意,甲的另一半猜测“B当上了法官”为假,乙猜测中“A当上了
法官”假,而“C当上律师”为真。这样没有人当上法官,这与题意不符。所以“A当上了律师”不成立,即假。 (2)由(1)“A当上了律师”为假,根据题意;可知“B当上了法官”为真。
(3)由(2)“B当上了法官”为真,根据题意,可知“A当上了法官”为假,因而“C当上了律师”为真。 (4)由(2)“8当上了法官”为真,根据题意,可知“B当上了律师”为假,从而“A当上了检察官”为真。
《普通逻辑学》综合自测题(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p q( p q); 2.有的a不是b;3.真包含、反对;4.同一、S真包含于P;5.p q ;6.与之相反情况(或“反例”)、因果;7.异中求同;8.矛盾9.排中律;10.矛盾、小王不上场而甲队获胜。
二、单项选择题:1.B;2.B;3.C;4.D;5.D;6.D;7.C;8.C;9.B;10.A;11.B;12.C 三、双项选择题:1.AE;2.DE;3.BE;4.BE;5.CE;6.CE;7.BE;8.CE;9.BE;10;BD 四、多项选择题:1. CDE;2.ABCDE;3.ABCD 五、图解题: 1.
2.
p
A:
七、分析题
1.二分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子项之间具有矛盾关系②一个子项为正概念,一个子项为负概念。
第(1)组不能,因为子项之间是反对关系。 第(2)组不能,因为两个子项都是正概念。 第(3)组能够,因为满足二分法的两个条件。 2.(1)SAP与SIP为真。
(2)SAP与SIP均可作换位推理。 3. (1)A式表示R是反对关系。 (2)B式表示R是传递关系。
(3)存在一种关系可使A,B两式同真。
(4)“真包含关系”既是反对称关系,又是传递关系。 4.(1)(p r) (q s) p q r s
(2)不正确,因为它违反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5.(1)(p q) q p
(2)有效,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 八、证明题:
1.(1)设第四格大前提为0判断,则前提中P不周延; (2)前提之一否定,则结论否定,结论中P周延;
(3)据(1)(2)大项P不当周延,则假设不成立、则第四格大前提不能是0判断; (4)设第四格小前提为0判断,则大前提应为肯定。
(5)据(4)中项M在大小前提中均不周延;则假设不成立;第四格小前提不能是0判断。 九、综合题:
1.(1)A B C(已知) (2)C D(已知)
(3) D B(已知) (4)C(根据(2),联言推理分解式) (5)D(根据(2),联言推理分解式) (6) A B(根据(1)(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7)B(根据(3)(5),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6) A(根据(6)(7),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由此可知,A不是学生。
2.(1)根据复合判断的负判断和其等值判断间关系、由(2)得出(4) “王洪和高亮都得奖” (2)根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 …… 此处隐藏:256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