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中的变革自助餐
发布时间:2024-10-30
发布时间:2024-10-30
漳州正兴学校高二历史自助餐(第9星期 第3课时)
组编:刘琦 ◆ 校对:陈财源 ◆ 审核:陈财源
专题九 第1课 酝酿中的变革
【基础知识梳理】
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1.国际背景: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我国要生存发展也必须要顺应这股潮流;
2 .国内背景: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急需变革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5 .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政治团体的建立
【教学重难点】
(1)戊戌变法的背景;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3)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4)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
【知识拓展探究】
一、大势所趋(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1.国际背景: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我国要生存发展也必须要顺应这股潮流;
2 .国内背景: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急需变革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5 .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政治团体的建立 二、 新思想的演进(思想基础)
思考:这里的新思想是指什么思想呢?它经过了怎样的一个演进过程?(回忆必修三) 1、 新思想演进的历程
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1)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洋务派:
(2)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条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的兴起。 代表: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主张:
认识:局限性——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未付诸实施
进步性——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先导作用) 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历史条件: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梁、严
高二历史自助餐 第1页(共2页) 1、识记顺口溜:
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 上书皇帝,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 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 2、各自表现: 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天演论》 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建立学堂: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成立学会: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保国会 进行论战:与顽固派 、洋务派论战 3、目的:
直接目的:救亡图存 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 4、作用:
通过这些活动,启发了民智、组织了力量、制造了舆论,使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探究1:康有为为什么要装扮孔子,让他充当维新变法的先师?
㈠借助孔子:
⑴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背离传统可能一事无成; ⑵根据国情采取的一种策略,以减少变革阻力;
⑶说明维新派的保守、软弱,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突出特点是 A、彻底否定孔子的儒家学说
B、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C、大胆直露地宣传变法主张
D、认为只有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才能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
探究2: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提示: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弊在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请比较抵抗派、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 不同点:①阶级属性不同:前两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②主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以奕沂、曾国藩等人为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镇压革命,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抵抗外国侵略;早期维新派以王韬、郑观应等人为代表,强调学习西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故前两者学习西方是“中体西用”,后两者主张全方位学习西方。③目的不同:前两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后两者是为挽救民族危亡。
高二历史自助餐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