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1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祝金榜题名
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衢州二中 温敏芳
三年一次轮回,又到决战高考,首先欢迎各位同行、好友来到衢州。以前我们把这种会议叫高考信息会,但是我想我们研讨会的主要意义是在于交流,真有高机密的信息,也是不能讲的。所以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共享我个人和备课组的复习思路和策略,是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十几次备战高考,迷茫过、成功过,也走过很多弯路。秘诀没有很多,经验有不少。 理念引领,把握尺度
研究教材,高于教材
剖析高考,援引为例
解读《说明》,新旧对比
参考《意见》,优化课堂
理念,感觉很空洞。在座肯定有教龄超过我的老教师,是不是有还在用着二十年前的那本教案的?甚至有人根本不需要备课本,因为几十年下来,早就烂熟于胸。不好意思,其中有的朋友。但是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材在变,高考在变。没有理念引导,不能与时俱进,我们就象没有了眼睛,看不见道路,在盲人摸象。
例1、有11.2g铁粉,若加到0.4mol·L-1的H2SO4溶液1L和0.1molKNO3中,产生气
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L。
联想1: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中的剩余金属为ag;
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溶液中的剩余金属为bg,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 )
A.a一定大于b
B.a可能等于b
C.a一定等于b
D.a可能大于b
网上留言: 老师,这是我期末考试遇到不会做的。请老师告诉我这种题的思路和方法,
并请老师给我几道类似的题让我做一做。谢谢!!!(老师,要用极限法或守恒法吗?)
网上提供的答案有A,还有BD。有一份浙江省五校联考试卷还出了一道铁铜与硫酸硝酸混合物的图象计算题。高考有没有考过硫硝混酸与铁、铜反应,大家应该查一下。
元素化合物部分各种版本教材内容大致相同,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样的,因此不管提问的学生来自什么地域,这种追求特殊技巧的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例2、Na2O投入水中是促进水电离吗?
联想2:Na2O2、SO2、SO3如何影响水的电离? 它们与水反应的机理是怎样的?学生有没有必要掌握?
例3、设计实验证明HCl、CO2、H2SiO3酸性强弱。
2SiO3溶液
祝金榜题名
联想3:设计实验证明NaOH、NH3·H2O、Al(OH)3的碱性强弱
产生气体的反应有熵变的影响,产生沉淀可能是难溶物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在起作用,所以H2SiO3沉淀析出一定能证明酸性弱于H2CO3吗?
联想4:实验室制取O2的实验装置
初中科学教材也有很大变化,O2只介绍H2O2催化分解的制取方法,不再讲KMnO4、KClO3,H2也没有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甚至没有出现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所以我认为,教学已经告别了为化学而化学的境界,为实用而教学,为方便而教学。纯知识少了,探究讨论多了,条条框框少了,发挥余地大了。这种发挥是不是随意的呢?
依据新课程总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在知识、技能上只“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我认为在知识的广度上我们要超过过去,而深度的挖掘,就要减少。过去的一些好题,现在不一定还有用了。减负越减负担越重,为什么?我们没有把深度减下来,教师有一定责任。
如果把备战高考看成打仗,充分的物质准备是决胜的前提。孙子说:“驰车千驷,千里馈粮”。我们要通过剖析《历年高考试题》,理解课程改革对高考的影响,解读《高考考试说明》,有的放矢地运用《教学指导意见》消化处理《教材》,循序渐进地展开复习。
一、剖析《历年高考试题》
1.浙江十年理综 纵观十年理综,改变了3+2高考大量新情景题、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状态,转向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特别是00、01年,理科综合形式尝试阶段,8个、10个化学选择题,Ⅱ卷大题分不清物理化学生物。
02理化生拼盘模式基本确定,化学选择题9题,大题4个。题目编排顺序还在变化。 04年以后理综考试趋向成熟。
09年浙江26题是结合元素推断、物质框图推断,涉及到Fe、Cu、Cl、C、N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没有出现过去频度极高的Na2O2,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28实验题考到Cl、Si、Fe有关的性质、制取、计算。
元素化合物的考试形式从选择到填空、方程式书写,推断题信息有表格、框图、文字等。内容涉及Fe、Cu、Al、P、Cl、C、S、N、Ca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对基本素养的考量,如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物质结构和用途等知识的表达,很少用到定量运算,关键更在于需要考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
06、07年各地高中新课程改革逐渐铺开,高考理综有怎么样的变化呢?
2.各地2009理综
横看,分析09年17套试题与大力倡导探究性教学的教材相一致, 09年各省高考导向也有所变化,试题试图体现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化学工业情景下的探究性问题,重在考查三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减少了元素化合物知 …… 此处隐藏:598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