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人的客家民俗风情(3)

时间:2025-07-08

梅州市兴宁

了殡葬管理机构,着力改革土葬,推行火葬。对殡葬仪式也实行改革,50年代开始,改出殡为追悼会,改披麻为 戴黑纱白花,改送葬为送花圈,改“理丧客”为治丧小组等,城乡居民大多接受。

3.庆寿

年达花甲(60岁以上的男女生日称为寿辰(寿诞)。寿辰由子女或其他后辈出面举办。寿期前送请柬给亲友,通知寿期,请来宾吃祝寿酒。但对年纪比寿辰人高的长辈不送请帖,俗规只能晚辈前来祝寿、庆寿。庆寿含有祝老人延续寿年之好意。

庆寿礼节繁多,喜庆而严肃,要摆寿堂,行寿礼,儿女亲朋要致颂祝辞,送贺礼寿匾等。50年代以后,礼仪有所改革,力求简化。一般在寿辰举办家宴,为老人添置一些衣肌用具,以表孝心,同时邀请嫡亲姑表姐妹回乡为老人祝寿。

4.生育

“胎神”、至今仍有不少人情奉“胎神”。妇女怀孕后,家人便时时注意,禁忌犯了“胎神”。不在孕妇房间添贴字画,不补衣服、蚊帐,尽量少挪动家具。不当着孕妇的面做刺激性较大的事,如杀猪、汤鸡、铲土。认为这些事情会触犯“胎神”而产生怪胎。

胞衣。兴宁人称胎盘为“胞衣”。人们对胞衣处理十分慎重,一般把胞衣埋藏于祖居地上,具体地点只有当事的祖母才知道,终生保密。故华侨和外出的人都把出生之地称为“胞衣迹”。婴儿出生后,亲戚朋友都会来看望,礼物一般是鸡、鸡蛋、糖。主人家则请来客喝“鸡酒”(鸡、姜煮老酒),并回一壶老酒和半只鸡。出生满月后,产妇要带孩子去娘家,外公外婆则送鸡蛋和红包给新生孩子(红包2个,系于一条几米长的花带两端)。产妇在40~50天以内不干重活,着力滋补、保养。滋补品以“鸡酒”为主,一般产妇都要吃20个鸡左右做的“鸡酒”。

满月。孩子出生一个月为满月。这天,由祖母或姑、姨、母亲抱婴儿出产房,行拜祖礼,并拜见诸亲属长辈。亲属长辈则送红包作见面礼。婴孩由大人抱到门坪“喊鹞婆(老鹰)”,去圈牛房牵牛索,以取像雄鹰一样志愿高远、不惧邪恶、能驯服牛一样的庞然大物之意。中午宴会,第一碗菜是“鸡酒”,要请本家长辈和娘家人坐首席。酒宴过程中放鞭炮,第一响是请宾入席;第二响开始上酒菜;酒过三巡后,第三响鞭炮,敬请宾客猜拳欢饮。席间,再放鞭炮致谢。

现做满月酒的风俗已有所改变,有的到“赏灯”节一并庆祝,且较简朴。

兴宁人的客家民俗风情(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