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某化纤毛纺织厂全厂总配电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某化纤毛纺织厂全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一、生产任务及车间组成 1.生产规模及产品规格
本厂万锭精梳化纤厂,全部生产化纤产品。全年生产能力为230万米。其中厚织物为50%,中厚织物占30%,薄织物占20%。
本厂经常有对外出口订单,在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车间组成及布置
本厂设有一个主厂房,其中有制条车间、纺纱车间、织造车间、染整车间四个生产车间。另外还有辅助车间及其他设施。
二、设计依据
1. 厂区平面布置图(略)
说明:上表系根据各车间配电系统设计后提供的资料。其中No.1变电所和No.2变电所各设置一台变压器,No.3变电所由本设计确定。
3. 供用电协议
工厂与电业部门所签订的供用电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1)工厂从电业部门某35/10千伏变电所,用10kV双回架空线路向本厂配电,该变电所在工厂南侧0.5km处,架空线路单位电抗值为0.38Ω/km。
(2)该厂变电所10kV配出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时间为1.5秒,工厂总降不应大于1.0秒。
(3)该厂的总平均功率因数值应在0.9以上。 (4)在总配变电所10kV侧进行计量。
(5)配电系统技术数据如下:系统为无限大容量系统,区域变电所10kV母线短路数据如下: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Sdmax=187MVA;系统最小运行方式:Sdmin=107MVA。 三、设计范围与任务 1.负荷计算
全厂总配变电所负荷计算,是在车间负荷计算基础上进行的,考虑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从而求出全厂总降变电所高压侧计算负荷及总功率因数。列出负荷计算表,表达设计成果。
2. 总配变电所位置和各个变压器台数以及容量的选择 考虑电源进线方向,综合考虑设置各个变电所的有关因素,结合全厂计算负荷以及扩建备用的需要,确定主变台数容量。
3. 厂总配变电所主接结线设计 根据变电所配电回路数,负荷要求可靠性级别的计算负荷值,确定高低压侧的接线形式。 4.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厂内负荷情况,从技术、经济合理性确定厂区配电电压。择优选择配电网布置方案,按选定配电系统作线路结构与敷设方式设计。
5.工厂配变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工厂用电,通常为电网末端负荷,其容量远远小于电网容量,均按无限容量系统供电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6.改善功率因数装置设计
根据负荷计算要求本厂的高压配电所的COS ,通过查表和计算求出达到供电部门要求的数值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由产品样本选出需补偿电容器的规格和数量,并选用合适的电容器柜。
7.变电所高低压侧设备选择
参照短路电流计算数据和各回路计算负荷以及相应的额定制,选择各种电器设备、开关柜等。用主结线图、设备材料表等表达设计成果。
8.继电保护及二次结线设计
内容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监视及测量仪表、控制和信号装置及备自投,用二次回路原理图或展开图及元件材料表来表达设计成果。
9.变电所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参考本地气象、地质资料设计防雷装置,并进行接地装置设计计算。 10.总配变电所变、配电装置总体布置设计
综合前述设计计算成果,参照有关规程,进行室内、室外变配电装置的总体布置和施工设计。
11.车间(机加车间)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车间环境,用电设备容量、分布情况等进行设计,确定车间变电所所用变台数、容量。
四、本厂的负荷性质
多数车间为三班工作制,少数车间为一班或两班制。全年为300个工作日,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6100小时,属于二级负荷。
五、工厂的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1)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31℃;
(2)土壤中0.7~1米深处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为19℃; (3)土壤冻结深度为1.23米; (4)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 (5)年雷暴日数为38天。 2.地质及水文条件
根据地质工程勘探资料获悉,该厂区地址原为耕地,地势平坦,地层以砂质粘土为主,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为2.6~4.8米。地耐压力为19吨/平方米。
上一篇: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下一篇:销售部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