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件(1)(人民版07版必修2)
时间:2025-05-02
时间:2025-05-02
一九七九年和一九九二年的中国分别迎来了什么样的春天?
一、历史性的跨越(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春;中共十四大1992.10)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1、背景(1)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内政治经济低谷——信仰危机、国企困顿
2、跨越的标志(1)邓小平南巡讲话 1992年春 内容: ①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②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③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 ④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⑤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⑥关于发展问题
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2)中共十四大 1992.10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思 想 解 放 和 认 识 深 化 的 过 程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 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992邓小平南巡讲话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 化。 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 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
国际
走 向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新 阶 段
一:历史性 的跨越:--中国改革开放 进入新的阶段
1、背景
国内 邓小平南巡讲话 中共十四大
2、标志
1、十二届三中全会
提出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指出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
二:中国 2、邓小平南巡讲话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3、十四大 体制的决 4、十四届三中全会 策过程5、十五大
指导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本专题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大致分 为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党领导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 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起来。 探索期间和文革期间经历了曲折过程。十年探索期间,忽视经济规律, 急于求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 误。十年文革期间,错误地确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造 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 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
济,走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过度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知识结构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曲折发展的十年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探索 曲折历程 “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破坏;两次整顿;沉痛教训
工作重点的转移 中 国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道 路 的 探 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的决策 伟大的历史性转 折 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
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特区,14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 济开放区,海南特区,开发开放浦 东 92南方谈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目标
历史性的跨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二届三中全会 南方谈话 十 四大 十四届三中全会 十五 大
★②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12
①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改 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④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⑤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 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实行的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平均主义弊端,有 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要使企业有活力,那就要在管理体 制、所有制、分配方式上进行改革。
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市场在国家 宏观调控下对 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市场经济的。 资源配置起基 础作用
必须坚持以公 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化
中共十五大: 1、社会主义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公有制实现形式 多样化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企业、 股份制合作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