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AHA与ECC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官方简体中文版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主编
Mary Fran Hazinski, RN, MSN
副主编
Leon Chameides, MD
Robin Hemphill, MD, MPH
Ricardo A. Samson, MD
Stephen M. Schexnayder, MD
Elizabeth Sinz, MD
投稿人
Brenda Schoolfield
指南编写组主席及副主席
Michael R. Sayre, MD
Marc D. Berg, MD
Robert A. Berg, MD
Farhan Bhanji, MD
John E. Billi, MD
Clifton W. Callaway, MD, PhD
Diana M. Cave, RN, MSN, CEN
Brett Cucchiara, MD
Jeffrey D. Ferguson, MD, NREMT-P
Robert W. Hickey, MD
Edward C. Jauch, MD, MS
John Kattwinkel, MD
Monica E. Kleinman, MD
Peter J. Kudenchuk, MD
Mark S. Link, MD
Laurie J. Morrison, MD, MSc
Robert W. Neumar, MD, PhD
Robert E. O’Connor, MD, MPH
Mary Ann Peberdy, MD
Jeffrey M. Perlman, MB, ChB
Thomas D. Rea, MD, MPH
Michael Shuster, MD
Andrew H. Travers, MD, MSc
Terry L. Vanden Hoek, MD
简体中文版校对
陆一鸣, 教授
©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国心脏协会导师,旨在帮助他们专注于复苏学以及有争议的或
有可能导致更改复苏操作或复苏培训内容的指导建议。此外还
给出了指南建议的依据。
由于本发表物仅作为总结,因此未参考作为论据的已发表研
究,也未列出建议级别或临床证据水平。有关更多详细信息和
参考资料,读者可阅读在线发表于 2010 年 10 月份《循环》期
刊的《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包括
执行摘要)1,也可以参考同时发表于《循环》2 和《复苏》3期
刊的《2010 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中的
详细复苏学摘要。
自第一次发表记录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后的存活率的
相关研究文献以来,今年已是第 50 周年,4 复苏专家和施救者
将继续致力于减少因心血管病和中风导致的死亡和残疾。旁观
者、急救人员和医务人员在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脏复苏的过
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专业急救人员可提供出色的心跳
骤停间和骤停后护理。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基于国际证
据评估流程,由数百位国际复苏科学家和专家对数千份已经过
同行审核的发表物进行评估、讨论和辩论。有关 2010 证据评估
流程的信息包含在方块图 1 中。这部分总结《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针对所有施救者,即医务人员或非专业施救者的基础生命支持 (BLS) 方面的问题。《2005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并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的重要性。2005 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1) 尽管在实施《2005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2) 各个急救系统 (EMS) 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相差较大;(3) 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活率。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
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请注意,不再使用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
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
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摘要1
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
通气比率建议值 (30:2) 并未更改。在《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
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仍然建议以大约每秒钟 1 次的速率
进行人工呼吸。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
(速率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之后,可按
照大约每 6 至 8 秒钟 1 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
约 8 至 10 次呼吸)。应避免过度通气。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通常被描述为一系列操作,对于单人施救者,情况仍然如此。不过,医务人员都以团体形式工作,且团队成员通常同时执行各个基础生命支持操作。例如,一名施救者立即
开始胸外按压,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并求
援,而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
同样,鼓励医务人员根据最有可能的骤停病因展开施救行动。
例如,如果医务人员在独自一人时看到一位患者突然倒下,该
人员可以认定该患者已发生原发性心脏骤停且出现需电击处理
的节律,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找到 AED 并回到患者身边并开
始心肺复苏和使用 AED。 …… 此处隐藏:1578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基于梯度投影法的电子稳像算法
下一篇:【JZ】观光电梯钢结构专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