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B版浙江选考专用)教师用书试题:专题三 自然环境中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K12小学初中高中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考点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3.(2014浙江7月学考,33,2分)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答案 A 此题考查大气的削弱作用,属于学考的理解要求。雾霾是近几年的考试热点问题。雾霾是固体颗粒物,可以反射太阳辐射,使近地面获得的光照减少,使大气能见度变差,图中的数字①表示大气反射,符合题意。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地面反射。
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4.(2013浙江学考,26,2分)图中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阳辐射量差异明显,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气象
C.下垫面
D.大气环流
答案 C 题目表明ab沿线太阳辐射量差异明显。通过读图可以确定ab两地纬度相当,故A 错;两地云量基本一致,故B、D错;读图可知a地海拔更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故C正确。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K12小学初中高中 直分布的四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题。
15.(2013浙江文综,1,4分)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本题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考查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只有①图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明显,因此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其他三幅图在近地面都有逆温层出现,大气稳定,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
考点二 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运动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9.(2013北京文综,5,4分)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答案 B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层遭到破坏后,臭氧减少,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①减少,A 错误;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因此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B 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③减少,C 错误;雾霾出现时,夜间大气逆辐射增强,即④在夜间增加,D 错误。
下图为“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K12小学初中高中
4.(2015江苏学考,7,2分)图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
A.呼和浩特
B.上海
C.台北
D.广州
答案 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据图可看出,与另外三个城市相比,此刻呼和浩特附近等压线密集。
读下图,回答下题。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5.(2014天津文综,3,4分)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答案 D 根据等压线图可以判断出5月6日14时:北京为东南风、首尔为西南风、上海为东南风、台北为东北风。5月7日2时:北京为东北风、首尔为偏南风、上海为东南风、台北为东北风。故选D。
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2014福建文综,9,4分)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和读图分析问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中左侧表示7月,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右侧表示1月,实线表示西风风速,虚线表示东风风速。四地中,①地位于60°N附近,高度约7千米,1月和7月都是西风10米/秒。②地位于17°N附近,高度8千米左右,7月为东风5米/秒,1月为西风15米/秒。③地位于5°N附近,高度7千米左右,7月为东风5米/秒,1月为西风0米/秒。④地位于50°N附近,高度为6千米左右,7月为西风大于15米/秒、小于20米/秒,1月西风20米/秒。比较分析风向和风速得出变化最大的点是②,B项正确。
7.(2014福建文综,10,4分)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7.答案 D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和洋流。读图可知,低纬度为东风,受其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中纬度为西风带,受其影响洋流自西向东流,两者分布一致,D项正确。
K12小学初中高中
上一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