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研究进展--余宏
时间:2025-05-02
时间:2025-05-02
诊断研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研究进展
余 宏
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技术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可行性。检测循环抗体( CAb) 成本低、操作简单、受宿主免疫状态影响小、可行性强, 但治疗后抗体可多年维持较高水平, 疗效考核价值不高。因此,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寻找治疗后消失较快的抗体, 即短程抗体, 以提高检测CAb 的疗效考核价值。宿主体液中的循环抗原( CAg ) 则仅与活虫有关, 感染一旦终止, 宿主体液中的CAg也很快消失, 因此检测CAg 无论在诊断上, 还是在考核疗效 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自1950 年代起, 国内外学者就开始进行了免疫诊断的研究, 经过50 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将近年来国内外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主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对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和研究
1. 1 CAb 检测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开展最早和最多的一项研究。抗体是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而产生的一种体液免疫应答表现。一般来说多数外来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后所产生的抗体在宿主体液内可维持数年, 所以血吸虫感染者即使得到有效治疗( 体内活虫体已死亡) , 其体内的相应抗体水平, 尤其是抗虫卵抗体滴度仍可多年维持一定水平。但有不少研究结果表明, 病人血清中抗全虫( 尾蚴、成虫和虫卵) 抗体滴度在治疗后一年呈下降趋势, 这提示在复杂的血吸虫成分中含有诱导产生短程抗体的抗原或某些抗体种类或亚类为短程抗体。因此, 分离纯化出这类抗原或检测这类抗体有可能解决疗效考核问题。魏泉德等报道, 分别用血吸虫虫卵抗原( SEA) 和成虫抗原
( AWA) 检测特异性IgG、I gG1 和IgG4, 结果I gG-SEA 及IgG4-SEA 在治疗后3 个月显著下降且于治疗后12 个月降至正常。表明治疗后SEA 特异性I gG 及I gG4 下降较AWA特异性抗体快。
诊断研
1. 2 诊断用抗原的改进 改进诊断用抗原, 其目的是寻找出可刺激宿主产生短程抗体的特异性抗原分子。目前研究较多的有纯化的天然虫源抗原、重组抗原、内影像抗原。如来源于成虫肠道的日本血吸虫31/ 32 kDa等, 这些抗原均有较好的诊断和疗效考核价值 。
2 CAg 检测
宿主体内存在的血吸虫抗原是活虫存在的直接证据, 能反映感染虫荷, 故检测宿主体内CAg 的存在具有等同于病原学检查的意义。而且经治疗后, 感染的宿主体内CAg 消失快,可用于确诊和( 或) 疗效考核, 从而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1980~1990 年代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为检测CAg 带来了希望。近年来对尿CAg 检测的发展更是赋予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新的生命力[ 8] 。
2. 1 CAg 类别 在感染宿主体内, 可检出的CAg 主要有GAA、SEA 和膜相关性抗原(MAA) 。
2. 2 诊断用抗体 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CAg, 可用适当的抗体检测出来, 反映现症感染, 估价虫荷和考核疗效。国内已报道的诊断用McAb 有抗重组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 r SjCT PI) 、抗虫卵的NP28-5B、抗CCA 的3D8A、抗表膜25 kDa 的3M38-3 等。近年来, 由于单抗的应用, 尤其是多个单抗的联合应用, 使得CAg 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有所提高。
2. 3 CAg 检测方法
2. 3. 1 金标免疫渗滤法( DIGFA) DIGFA 是近几年来从固相免疫测定法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它的特点是以微孔膜作为载体, 用胶体金代替酶标记物, 省却底物反应步骤, 阳性反应呈红色斑点, 肉眼清晰可见, 操作简便快速, 整个实验过程在数分钟内完成, 且试剂稳定易长期保存。据文献报道,将抗血吸虫CAg 不同组分的单抗进行组合, 以夹心ELISA用于CAg 检测, 其敏感性比一般用单一单抗提
诊断研
高4~8 倍 。。
2. 3. 2 抗rSjCTPI 单克隆抗体检测法 血吸虫的磷酸丙糖异构酶( TPI ) 存在于虫体发育的各个阶段, 与血吸虫的糖酵解代谢有关, 检测血吸虫的该酶抗原似可提示是否有感染的存在。学者们已成功地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了重组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TPI 表达蛋白( rSjCTPI ) 。近年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究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得到纯化的重组SjCT -PI 表达蛋白, 并以此免疫小鼠, 制备出高效价的抗r SjCTPI单克隆抗体, 以酶标的抗rSjCT PI 单抗为检测系统的ELISA法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CAg , 显示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为血吸虫病诊断提供了又一有效工具 。
3 结语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日本血吸虫生物代谢规律和其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及其CAg 、CAb 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在宿主体内消长规律理解的深入,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测方 法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抗体检测虽然敏感性高, 但疗__效考核效果不理想, 尤其在疫区反复感染人群中无法区别是现行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CAg 检测虽然特异性高, 能反映感染虫荷, 而且经治疗后, 感染的宿主体内CAg 消失快, 可用于确诊和( 或) 疗效考核, 但敏感性较低, 并受多种因素干扰。作者认为首先应发展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和解决高敏感性问题, 这是解决诊断最关键的一步; 重点鉴定可检测短程抗体或/ 和可区别病期的抗原, 为检测方法提供可靠的诊断用抗原和抗体。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化学等新技术的发展,一些具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 如PCR 检测方法、基因芯片等将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较广的应用 …… 此处隐藏:36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数字系统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