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5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5
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襟三江
..
..而带五湖
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3.望长安于日下
..
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4.酌贪泉
..而觉爽
贪泉: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5.东隅
..非晚
..已逝,桑榆
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勃,三尺
..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7.无路请缨
..,慕宗悫之长风
..,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
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投笔:指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作“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8.朝菌不知晦朔
..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9.不过数仞.而下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10.外.无期功
..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5
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1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1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13.当侍东宫
..
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14.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
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5.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乃瞻衡.宇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曷.不委心任去留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赖君子见机.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俨.骖马非于上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北冥.有鱼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知.不及大知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此小大之辩.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而御六气之辩.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而.征一国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夙遭闵.凶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零丁
..孤苦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横”横木,横木为门(2)“何”为什么(3)“几”预兆(4)“严”整齐的样子(5)“消”消散(6)“溟”海(7)“智”智识、智慧(8)“辨”分别(9)“变”变化(10)“耐”能(11)“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12)“伶仃”孤独的样子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5
(2)会.有四方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径就.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聊.乘化以归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识盈虚之有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气凌.彭泽之樽 …… 此处隐藏:192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下一篇: 机械设计 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