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知识点归纳复习

时间:2025-02-24

政治知识点复习

第四课《人格尊严·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知识点归纳复习

一、关于“人格尊严”

1、含义: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最

起码尊重的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2、地位: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的核心

3、具体内容:人格尊严权的具体体现(内容):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4、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对人格尊严权有关规定,参见P35“相关连接”的内容,

二、关于“名誉”和“名誉权”

1、名誉、名誉权

(1)名誉的含义和地位:

含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P35

地位: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2)名誉权的含义和主要表现P38

含义: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犯的权利。

主要表现: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2、良好名誉对个人的益处: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

好的名誉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P36

3、法律为什么要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P36

(1)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有良好的名誉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P36

(2)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一个好名声,历来是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但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

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

(4)侵害名誉行为的危害: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

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P36

4、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表现和行为性质、行为后果:P38---重点

侵犯他人名誉表现为侮辱、诽谤两种行为:

侵害名誉权

的行为方式

具体表现造成的危害应承担的后果

1、侮辱谩骂他人、讽刺、嘲笑、挖苦

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

不尊重他人、贬低他

人人格、使他人名誉

受损。不尊重自己、

损害自己形象

轻则受到舆论

的谴责,严重的

要承担法律责

任。

2、诽谤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3、诬告陷害

行为性质: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知识点归纳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