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4-10-23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成功案例

心理干预案例

刘XX,女,汉族,1984年8月出生,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06级学生。物流工程学院XX班体育委员。现供职于广东XX有限公司。

初入校园 沉默孤僻

刚上大学时,XX同学即表现出不合群、孤僻等特点。刚入多彩的大学校园,与同学们的好奇兴奋、乐观开朗不同。XX同学却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沉默寡言,拒绝与其他人交往,尤其抵触与男同学有任何接触。甚至是辅导员谈话也是如此。同时,也拒绝参加体育运动、班级等集体活动。在其他同学的欢声笑语中,XX同学总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角落里,不与任何人交往。

在沉默寡言的同时,XX同学对周围的环境也十分敏感。同学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可以引起她的无端猜想,总是认为周围的人和事是在针对自己。幻想别人总是在讨论自己,在背后议论自己、对自己指指点点。从而时刻保持着一种自我防备状态,精神高度紧张。

精神紧张 学习下降

因为如此性格,她总是精神萎靡不振,无法专心学习。上课总是坐在人群的最后面,座位的最后一排,教室的角落里。一个人独自学习。学习成绩也并不好,在全班总是倒数。因为成绩的原因,她总是感觉很自卑。据其室友反应,她经常一个人躲在厕所哭泣。在宿舍中,她也总是沉默寡言,很少与室友交流。问她有什么心事,也许我们可以帮助她,但是她也同样不给我们说,其室友如此说道。

这就是属于显型的心理危机,是不良情绪积累到超过心理防御临界点而发生的。理性的压力和非理性内驱力(潜意识状态)经常出现相互倾轧。即使理性获胜,个体也将产生抑郁或焦虑,如果能及时恰当地释放这种不良情绪或冲动,将很好地减轻心理压力。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以性格内向者为主,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喜欢与人交往,适应困难,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致使来自内部的欲望冲动和外部刺激形成的不良情绪日积月累,遇到生活事件的刺激时更易出现心理危机。

发现问题 老师介入

在此之前,物流学院辅导员曾经要求各班班委设立心理委员一职。以便辅导员能通过各班心理委员了解到各位同学的思想状况。于是,XX同学的这种状况,被心理委员及时地传达给了物流学院2006级辅导员XX老师。

发现了这种状况,XX老师及时地找到XX同学谈话。一开始,XX同学很抵触,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任凭张老师如何劝说,总是不开口。辅导员总是耐心地给她进行疏导、心理干预、和其聊天、谈心。与此同时,XX老师也要求班委对其进行帮助,多与其交流、沟通。全班同学也要参与进来,对其进行帮助。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XX同学逐渐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回忆经历 分析病情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成功案例

原来,XX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容貌总是被班上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嘲笑。还被同学取了个很不光彩的外号,然后外号就被传开了,被几个男生一直嘲笑。而此时中学老师也没有及时地介入。父母也粗心大意,忽视了女儿逐渐产生的变化。加上XX同学自己心理因素。从而逐渐变得自卑孤僻、沉默寡言。

进入青春期,大多数同学自我意识增强,比较在意异性的评价。加上XX同学性格内向,朋友少,应对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不良,父母对其本身关注少,更多关注的是她的学习,忽略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受到同学嘲笑后,没有很好的自我调节,社会支持也不够。便落下心理阴影,觉得所有人都是在与自己为敌,所有人都在嘲笑自己。于是,便封闭自己,越来越孤僻、越来越沉默。最终,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乃至自闭。

心理干预 及时疏导

了解到这种状况之后,辅导员XX老师便经常性地和她交流、沟通、疏导。经常性地鼓励她,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交谈中,XX老师发现长跑是她的特长。。帮她报名参加了校运动会长跑项目,而她最终也取得了全校第四的好成绩。这顿时让同学们对其刮目相看。她也逐渐提升了自信心,爱上了体育运动。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类比赛。通过运动来缓解内心的压力与焦躁,使精神能有一个疏缓的渠道。

在班级的班委干部的选择上,XX老师果断地让其担任了物流工程0602班的体育委员。让其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以及运动会。迫使其与同学交流,与同学交往。在交往的过程,她也逐渐地能与大家共处,相互之间增进信任。逐渐地,她开始接纳周围的同学,也开始与异性交往。经常与同学一起参加比赛,一起进行班级活动

重树自信 迎接未来

大学四年过后,那个曾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刘小丽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变成了一个阳光开朗、热情活泼的大女孩。她乐观积极、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与同学关系融洽。毕业之后,她被XX有限公司招聘。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努力翱翔。

案例分析处理:

虽然大学生心理危机存在一定特点,但导致危机的原因复杂,致使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很难找到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干预。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和预防过程中始终坚持原则,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

1 预防性原则

导致危机最本质的因素是压力和问题的重要性,当个人经历或目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超过其平时身心所能承受的压力,又无法通过常规的问题解决手段去对付面临的困难,便会陷入惊慌失措的情绪状态,从而使个人失去导向及自我控制力。这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局面,它具有引起人的心理结构颓败的潜在可能,因此必须尽早干预,一般在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以内为佳。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成功案例

2 发展性原则 危机既意味着“危险”,又存在着“机会”。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危机干预应遵循“促进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团体的发展”为基本原则。通过危机干预,充分调动当事人的积极资源,在有效应对当前危机的基础上,从中获得新的经验,重整认知结构,能够从不利中看到有利,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使自己变得坚强和自信,全面提高应对未来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3 释放为主的原则 心理危机是不良情绪积累到超过心理防御临界点而发生的。理性的压力和非理性内驱力(潜意识状态)经常出现相互倾轧。即使理性获胜,个体也将产生抑郁或焦虑,如果能及时恰当地释放这种不良情绪或冲动,将很好地减轻心理压力。有关研究显示,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以性格内向者为主,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喜欢与人交往,适应困难,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致使来自内部的欲望冲动和外部刺激形成的不良情绪日积月累,遇到生活事件的刺激时更易出现心理危机。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尤其要及时提供释放的机会。

4 价值中立性原则 当大学生因学业受挫、恋爱失败、人际冲突等原因导致心理危机时,原因多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应遵循“价值中立”原则,在尊重、理解、共情的基础上,避免以任何个人或社会的价值规范来影响来访者,不对来访者的经验作价值判断。即“教育者需要超然于双方价值观念的冲突,采取中立的态度,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从而使来访者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于处在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主要是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统,暂不对导致危机的原因、危机行为等进行道德、情感或法律等方面的评判,只给予危机个体一些关爱和帮助,使他们找回生存的勇气和信心,迅速脱离危机。

5 多方参与干预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功干预要靠多方力量的参与和协调。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力量,辅导员应与学生干部和学校其他部门,比如心理咨询室、校医院、校学生工作处和校保卫处等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沟通商讨危机干预的常规措施,组成立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支持系统。这样在危机真正发生时,能做到协调有序、有规可循,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辅导员除了与学校各方面配合工作以外,在对心理危机高危个体或人群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还必须有家长或亲属、朋友、同学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